第633节 联军(3/4)
和后世的石家庄一样,这个过程是被历史自然推动的。西贡的发达在多个世纪前就有了眉目,到了明代,更加成为了一处重要的贸易港口和粮食集散地。
明朝间接影响了这一点。
明朝,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大明帝国派遣郑和七下西洋。
七次下西洋,确立了中原王朝最新的朝贡贸易体系。
之后,东西亚、中东沿海、东非等诸多邦国纷纷对明国开展贸易(朝贡)。
于是,西贡成为了西来朝贡船只停泊的重要港口。
久而久之,这里才被称为“西贡”,是汉语“西方来贡”的意思。穿越者降临这个时间点,西贡这一战略要地,目前还是属于柬埔寨王国。
此时的柬埔寨王国地盘不小。其国不但囊括了后世地图上北方的高原,还掌控着下游的湄公河三角洲。
和北方高原对应,湄公河三角洲由于是平原地带,所以在这个年代被称之为“下柬埔寨”。
而三角洲上最重要的西贡城由于其特殊地位,柬埔寨王国甚至专门派遣了副王镇守此地。
然而这种局面很快就要改变了。
真实的历史上,南越这一次战败的阮氏政权,在抵抗北越侵攻的同时,还不断向南拓展,最终吞并了占城国。
占城国是越南狭长地图的最南端。
吞并了占城国,南越阮氏就会面朝大海。那么接下来,彼辈自然会将目光投向西南方向富庶的三角洲。
这一历史进程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最终,就在十七世纪,湄公河平原,包括西贡在内的平原土地,都被越南并入了版图,成为了后世人们熟知的越南领土,以及胡志明市。
而这一次的联军,虽说最终目的是大城王朝,但是第一阶段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挡在面前,处于产粮区中心的湄公河平原了。
......号角声中,武备简陋的士卒,抗着同样简陋的竹梯,冒雨冲向了高大的西贡城。
一场传统的攻坚战就此开始。然而随着城头上的抵抗,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没过多久,丢下了一些尸体的攻城者败退回了出发阵线。
西贡城外,往日的市集已经变成了由壁垒和壕沟组成的第一道战线。
战线后方,有一处富商修建的,少见的二层石砖结构宅楼。这处宅楼如今早已人去楼空,被外来者占领,成为了前线指挥中心。
二楼的楼顶上,之前就有搭好的竹棚,大概是商人用来休闲饮茶的,这会正好用来避雨。竹棚下,一众坐在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