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节 土地政策(3/4)
粮食公司恨不得把所有开出来的田地都卖给私人农场主,自己只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就好。然而这边除了穷鬼就是满脑子旧思想的老财,穿越者期望下的那种有知识,有技术,有财力的新型农场主一个都没有......
所以土地一直都卖不出去。
这就是米硕他们头痛的原因:整个社会太新太嫩,缺乏合格的中产阶级。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掌握着资源的人就无法把精力集中到技术升级上,只能埋头去耕田开荒,这其实是对穿越人士的一种浪费。
......
米硕听完两个坏消息后,头疼不已,已经在考虑后路了:“唉,这样的话,那咱们就只能压缩开荒的亩数了。”
然而梁乐天这时反倒从椅中坐起了身:“不,不但不能缩减,反而要扩大开荒面积!”
“堤外损失堤内补!”梁乐天说到这里,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起了步:“肥料跟不上,就更应该扩大种植面积。抓好田间管理的话,怎么说也要比明国那些耕地的产量高。”
梁乐天说到这里,抬手看看腕表:“今天来不及了,我这边事多,明天咱们下去转转。”
米硕点点头后就出了门。而梁乐天在短暂休息了一会后,又埋头在了无穷无尽的案牍和会议中。
原本按照他的性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田间旅行才是正该当的。但是现在不成了:截至168年底,穿越众控制下的常住人口数已经飙升到了40万人,流动人口数也在万以上。
即便是后世,4万人也是一个标准县的人口了。而要管理这些人口,就势必要有一部分脱产的干部专门坐办公室......譬如内阁诸公,譬如一些配套的文员。
这不是官僚主义。当一个势力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出现专职的文官。梁乐天现在再也不能和以往一样,游荡在田间地头,身后带着几个下属就地办公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从赤崁区政府出发,依旧坐着电三轮,带着办公室主任。
从赤崁一路往东,穿过大批的住宅区后,随着路面材料从沥青退化成煤渣和碎石,路两旁也就顺势出现了种着各种植物的田地。
由于这个时期的台南平原还很原始,临近海峡一边的沿岸土地全部是盐渍地和泄湖,所以穿越众选择开垦的土地带,就聚集在了中央山脉和海岸之间的平原上——山脉近处的土地由于下面是石层,同样也不适宜农业活动。
也就是说,现如今沿着台江修建的赤崁区和大批住宅小区,都是建在了盐渍地上,没有侵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