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捕鱼(2/3)
一样的拖网给刮走了。
出现在17世纪的拖网渔船,作风是不一样的。
在后世,普通的渔船钢板厚度是厘米左右。而17世纪的木质机帆船,在同样吨位下效率是大大落后的要想达到相同的结构强度,就必须用很厚的木料。通常来说,这个数字不会低于101厘米。
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的双层橡木船壳厚度是变态的46厘米
厚度就代表着沉重和笨重。厘米钢板能做到的事,渔船需要增加至少倍以上的自重,才能勉强达到要求。
笨重的结构大大限制了像胖头鱼号这种木船的动力和功能。要知道,后世那种最常见的40吨拖网渔船,载鱼量含冰是983吨。而排水量400吨的胖头鱼号载鱼量是多少呢8吨。
是的,排水量多了100多吨,有效载荷反而下降了。这里面有低效率,大体积煤气动力系统的锅,也有从船板到梁柱都是粗笨木料的锅,还有硬帆和缆索的锅。
在这种情qg况下,原本就有点力不从心的动力系统,是拖不了太大的钢丝渔网的沉重的渔网再加上里边的鱼,不要说底层了,捕捞中层鱼都费事。
今天是于承德他们上船10天以来的第一次实施拖网作业,在这之前,都是用简单的围网。随着船舱里观看仪器的船长通过高音喇叭一声令下,在甲板上候命的于承德一伙人赶紧纷纷开始忙碌起来。
于承德今天的任务是开动绞车。随着电机带动的绞车缓缓开始工作,龙门吊上的滑轮也开始转动,胖头鱼号身hēn后的拖网开始缓缓被拉到船尾,同一时刻,轮机舱也接到了指令,船速开始下降。
0分钟后,面积比后世拖网要小很多的钢丝大网兜,就从船尾的铁滑道上被拖曳了上来。
看到渔网里不断挣扎跳动的鱼儿,所有的水手这一刻全部扑了上去最艰苦的工作开始了。
于承德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首先将小鱼和鲨鱼都扔回海里去。这里的小鱼,指得是比手肘短的鱼低于40公分的都算。
亿万年来的演化,使得海洋中处于不同压力下的各种水层都遍布着鱼类。而历史上直到0世纪人类大规模使用尼龙后,海洋中下层的鱼类才真正得以被大量捕捉。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由于有了电机和钢丝网,台湾海峡的中层鱼类,亿万年来第一次遭到了捕猎。
尽管钢丝网的网眼已经扩大到了后世渔民不敢想象的境地,但是依旧有很多“小鱼”被困在了网里,这时候就全靠人力了。
于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