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 两手准备(3/5)
上位者的关注点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科恩在乎的,是巴达维亚每年用来驱赶,屠杀土人所花出去的大笔的军费。现在如果有一个渠道能把土人变成金钱,那么毫无疑问,今后和土著的战争损失就会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盈利——黑人的榜样就在那里,谁都能看到。
另外,由于大员这股神秘势力的胃口比较独特,所以奴隶贸易很好地弥补了对方不需要太多香料的份额无论怎么看,奴易兹他们带回来的这份商业清单,都是极其契合巴达维亚这边的商业现状的。
所以科恩总督很满意。
于是乎,在奴易兹到港半个月后,他便率领着五艘贸易船北上去了孟加拉沿海和印度。孟加拉地区的土邦王公手里有硝石,而印度地区有各种毛皮和棉花,这都是大员方面急需的货物。
当奴易兹再一次回到巴达维亚的时候,已经到了1628年4月份。
5艘贸易船运来了满载的硝石,皮革和棉花。而这个时候,长达两个半月的巴达维亚围攻战也刚刚落下帷幕:马打兰王国前不久刚刚撤军,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在发展。
然后,噩耗来了。
一艘被日本幕府驱逐的快艇带来了荷兰驻日本商馆的全体雇员,以及幕府将军下令终止日荷贸易的文件。在恼怒中弄清楚事情原委后,彼得奴易兹先生当即就被巴达维亚评议会确认为导致此事发生的元凶
当然,奴易兹也不冤枉就是了。
日荷之间的那一堆烂事前文已经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奴易兹先生在担任大员长官的岁月里,并没有处理好公司和日本人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处理好,而且还激化了双方之间的敌对情绪,所以,这个锅必须由他来背。
于是乎奴易兹先生就凉凉了。
于是乎原本预定的赴大员船队司令兼外交代表的职务,也离奴易兹先生远去了。
历史在这里貌似又回到原来的轨迹:原本应该在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