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1/4)
【洪熙元年4月,仁宗担忧山东、徐、淮等地闹饥荒,着急的召杨士奇草诏救荒。杨士奇不安道:得和户部、工部提前打招呼啊?
仁宗:救人如救火,户部、工部一定会拖拖拉拉。
诏书写好,直接盖章让执行。并对杨士奇说:现在可以对部臣们说了。
这个故事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皇权的威能是如何递延到阁臣身上,而阁臣们又是如何凭借着这种亲密,拥有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特权。】
大家沉默了片刻。
最先说话的,竟然是老朱:“也不能说错,本质上是胖大孙想要干某件事,于是让杨士奇代替他写几个字而已……
郁新上眼药:“可看起来这内阁却跟在皇权背后,鬼鬼崇祟的绕过了六部一回。有了第一回,就
有第二回。以后人引用此例,只会往有利于他们内阁的角度去阐述,抓着绕过这点不放。
他到底是六部,感到了狠狠的冒犯,于是狠狠的批判!
【皇帝要找亲信,于是自己选阁臣,后来又从吏部那里抢了人事权,让阁臣自己推荐属臣。这里的属臣,指内阁下辖的小弟,制敕、诰敕两房中书舍人。一说是宣德时设立,一说是景泰时由陈循等推荐设立。
up倾向于后者,因为宣德时内阁票拟还未成熟。而内阁中书们,干的大多就是阁臣以前在永乐时期的小秘活计。皇帝外包的外包了属于是。】
朱樉摇头:“哎呀,这皇帝让你们写几个字,你们还嫌写字手累,又让别人替你写那几个字,万一别人也嫌手累,也要小小小秘,替他写几个字呢?
朱橚在那边掐指算到:“秘书的秘书的秘书的……秘书?一点都不秘啊!”
【大家聊的还是敏感话题,小小秘们也被要求守口如瓶,要有较高的信任度。
那皇帝想找亲近人当小秘,小秘们自然也想要找亲近人当小小秘。人事权落在内阁也就不稀奇了。
ps:弘治曾要求阁臣自己写票拟文书,不要让别人代写。
但阁老刘健认为,内阁的职责在于辅佐朝廷、“裁决”庶务,坚持要找小小秘代笔。
这个小细节体现了,连票拟那个重要条条,都可以找小小秘语音转文字,且此时的内阁终于成为了一个辅
助“决策”机构。
内阁中书的出现,是内阁权力扩大化的重要标志。
再回看当初建文帝把中书舍人直接划入翰林院的行为,就能更清楚的理解为什么说他手中的翰林院走的比朱棣远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