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3/9)
制造能力。
枪支不断发展,一个人占着一个点能突突一大堆。为了区域火力覆盖,阵型逐渐变得机动、错落、分散。
新阵型不吃密集,吃战场通讯。】
老朱嘶了一声,他先注意的,是通讯:“这么说来,既然对讲机能够出现,那么应该就有办法,去干扰对讲机,让联络中断。
朱棣的落点,则是那“重工业制造能力”:“这样说来,那石油又是这坦克战的重中之重了,那毛子的坦克因为没油了被丢弃在路边无人问津,本来厉害却无用武之地。看来,未来石油的重要性,便和粮草一样。
老朱想的比他还多一些,到底是平常造了很多驿站的人:“可不止呢,那坦克似乎能如履山地而所向披靡,可你看上面那些大车子,各个都在平坦的路上行驶,那路也是很重要的,没了路他们怕不是没法走了。
这样说的话,除了秦始皇那车同轨之外,朱棣明白了,修秦直道——那高速公路,铁路,便是这闪电战的最基础。难怪前面说,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也会影响该地区的军事价值’。
李景隆发出声感慨:“若是把这道路修到草原上,那岂不是在草原上也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不过
这想像,也不太可能吧,咱们筑城都那么难。
说完之后,他发现老朱和朱棣都眼神严厉看着他。一时之间,如被猫儿盯住的老鼠,曹国公战战兢兢。
有什么不可能?朱棣皱眉,别忘了那天津港,可是中蒙俄的经济走廊起点。老朱也哼道:那兔朝,定是把路修到了蒙古!【老毛奇基于这些,思考总结了以下几点。
、根据预测,对战争和会战作好祥尽的准备
2、军队分别开进,在战场上才集中兵力
3、严格遵守行军序列和战斗序列
4、重视翼侧攻击和部队的纵深梯次配置
5、给下级指挥官以广泛的行动自由。
普法战争中,他以外线作战为主,打入敌国纵深,正面部队只尽量牵制、不打消耗战,侧翼部队始终保持进攻,不给法军喘息的打法。深刻的体现了机动、协同、速度,进而成为一种烙印,刻入了德国人的骨髓。
老毛奇说:战略进攻是通向目的地的直路,而防御则是弯路。
一旦实施了战争动员,就不必担心承担责任,不等宣战就主动进攻,而且要毫无顾忌地迅速行动。
看,多么的德意志。】
朱棣思考:“三湾改编说把支部建在连上,也有这第五点‘下级指挥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