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4/6)
大夫凑在一起,对时局指指点点吧。#34;
郁新有话要说:#34;什么叫做指指点点?那上下探索救国之路!#34;
老朱嘿嘿一笑:“你是不是觉得,那种属于你们读书人的指指点点就是民意啊?”
朱棣:#34;上面告诉你了,这法国大革命,也是那农民起义,那所谓公共舆论,少不得有许多贩夫走卒的声音。#34;
他们讨论了半天,虽然观点各异,却又有志一同地忽略了那“否定了君主立宪”。不敢深想。不敢深说。
老朱甚至在心里倔强地想:也许是那番邦人,从来不懂什么民义汹汹,一群连农民起义杀了皇帝都要一惊一诧的人,哪懂得什么统治!
我要时时提醒自己重视民意,为百姓谋福祉,我的皇位,大明的江山,稳当得很!
总之,大家艰难地从那“路易别笑,脑袋会掉”中转开了思维,开始关注前面他们听不懂的天书了。
比如……
#34;货币白银化#34;。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老朱试图解释一下:“意思就是,未来的人,大多数都用银两了?”他心酸地想:那咱的大明宝钞呢?果然一文不值了吗?朱棣试图更进一步:“意思好像说,我们没有白银,却用银两这件事情,不太好。”
郁新忝为户部试尚书,虽然根本没有懂,却要假装自己智珠在握:#34;不错,不错,我们没有的东西,总是受制于人的。为了摆脱这个局面,我们还是得把日本给拿下来啊,这样,他们的银矿就是我们的了——上
面的意思是,日本有很多银,是这个意思吧?#34;
将军们:嗯嗯嗯,啊啊啊。听不懂没有关系,只要话题进展到打仗就可以了。
老朱又狐疑道:“但是感觉比起打下日本占据他们的银矿,好像最终的形态,还是全世界都用咱们的大明宝钞更重要啊?#34;
说着说着,老朱陷入了困惑。
#34;我也给那使臣赐钞了,为什么没有流通到他们国家去呢?#34;
这个郁新懂一点,赶忙说:“那些使臣在我们大明境内,就会把那些钞花掉,买了货物离开。所以那钞还是在我们大明境内。#34;
“……那朱棣的永乐通宝,毕竟是铜钱。都是群不识货的家伙,老觉得金属比较贵。”老朱骂骂
咧咧。
“可能和准备金有关。”郁新道,“最早商人用交子,是嫌金银携带麻烦,于是用交子指代固定数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