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4/5)
讲捏,吕震明史里名声不太好,有几桩公案,但郭资后来的传记也没啥复杂恩怨,这里的操行指的还是投的太迅速了。
和,劝进的太猴急了吧(。
让我们seesee这几位急急劝进者都说了些什么。
开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啊,这个革命和咱们现在的熟悉的革命不一样。】对于这“革命”,之前朱棣已经暗暗分析过了。现在他一听这革命,心中便咯噔一声,觉得脖子有点凉凉的。
【我们认为,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演变的必然结果,源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新旧社会形态更替的关键环节,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皇子们:嗯?嗯?
34;
大家评价了下:虽然明明是在说大白话,但是好像好久没有听到这么难懂的大白话了……郁新也听得懵懵懂懂,一面觉得这实在太大逆不道了,一面却悄然将这话记了下来。不就是过目成诵吗?谁还没有这点能力了似地!而老朱与朱棣,一齐陷入了沉思。
接着,朱棣喃喃道:起初,爹是农民阶级,元朝是统治阶级,那红巾军的起义,就是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的斗争?所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是指当时土地兼并,农民在本来就狭小的土地上面,无法靠低下的生产力让一块小田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如此……和统治阶级产生了矛盾?
朱元璋却尖锐的指出:“不对,我当时不但要向朝廷交税,还得向当地的地主交租。那个生产关系,一个没有地,或者地很少的农民,和地主打交道的时间更久!所以,应该是地主雇佣我们给他劳作,这种才叫生产关系。
他说到这里,逐渐有点明白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明辛苦劳作了一年,却吃不好,穿不暖,是这样的矛盾关系!
朱棣大骇:爹——难道——难道
朱元璋沉重道:恐怕是的,原来如此,这个阶级矛盾,是指的农民与所有食利阶级的矛盾。
“可是——”郁新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
若是依照老朱这样的说话,那么他们文人,也是食利阶级。而他们这些自诩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文人,更是这些百姓的敌人。
这如何可能?
“农民怎么可以代表先进制度呢?农民识字吗?不识字的人,所知所行,也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啊,如此愚昧之辈当道,如何先进?我们这些读了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