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江山如此多娇(七)(8/9)
家富,是举人还是进士,一视同仁。其他朝代的可能没这么深的感触,但依然看得很投入。
良久,很多人才感慨一声:“看来,这专业的事还是得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啊!”神宗朝。
王安石脸色苍白如金纸。
他性格倔强,虽然干瘦但脊背一向都是挺直的,但现在看来,却一下子软了下来,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几岁。
他没想到,这次的改道工程居然会遭遇如此严重的后果!
他虽犟,但却无法无视百姓的受难。
原本想要让黄河改道,其实也是出于对百姓对大宋有利的初心。或许,的确是他低估了自然的威力。
“父亲……”王安石的儿子在背后弱弱道,工程没建完,并非是您之错……王安石道:“也说不定,即使我没被罢官,工程还是没建完,洪水就来了。”那么大的工程,岂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好的?
都有可能。
那,新法呢?
自然要继续变法!王安石刚硬的回答,你放心,官家会继续站在我这边的。
因为官家和他一样,都看到了大宋繁华之下日积月累的弊病,再不根治,恐怕就要病入膏肓了。
不过,王安石想起仙画对自己的评价,又想到苏轼和欧阳修等人对新法既赞同又不完全赞同的意见。忽然就难得的迟疑了一下。
“新法的细则与执行,召人再来商榷,最好再去底下城池做一些考察。另外,黄河一事,需得我亲自前往考察。
“是,父亲。”
苏宅,
苏辙轻轻的舒了口气。
还好,还好。仙画提到了这件事,不然王安石这犟相公真的是谁也不听,一意孤行。这次,这灾祸或许不会再发
生了。
【宋神宗怕了,不搞了,投降认输了。】
【然后,他儿子宋哲宗一登基,他得收拾这个烂摊子啊。】
【得!又要来一次易河。】
【这次怎么易?】
【这一次的争论,长达八年,几乎将所有的朝臣们都卷了进来。一派想让黄河继续往北流,一派还是想改道让黄河往东流。】
主张改道让黄河往东流的以文彦博为首,是的,他还活着,而且他还不死心。主张让黄河继续往北流的以右相范纯仁和苏辙为首。
两方吵来吵去,不得安歇。
坐在上首的高太后和宋哲宗看不出表情。
高太后最后道:不管如何,这几年须得与民休息,不得再动大型徭役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