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后续(二)(5/8)
李世民知道他的意思,笑了笑,但如果没有仙画,大唐即使有这么的工匠,做出来了这样的东西,恐怕也不能得到如列文虎克一般的对待。
他看向天,看着大雁北飞,如呢喃一般的道:所以在一千多年后,他们才会赶超华夏。李世民转过头:所以,雉奴,必须要改。即使在朕这一朝改不完,在你那儿也要改完。他们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遗祸。
李治怔然,忽然有些被托付重任的压力,忽然又有些鼻酸,最终低声却又坚定的道:“是,父皇!
一阵云将阳光挡住了一半,宫墙的影子投映下来,正好罩住两人的身影,沉郁凝重,但是一阵风吹过,云朵四散,阳光又复照下来,宫道之上又多了敞亮光辉。
就像这世事一般。
宋朝。
赵匡胤正在军器所的火药作试验场观看他们新研发出来的火器。
自从有了方士的加入,这火器的研发可以
说是一日千里,什么霹雳火球、蒺藜火球、突口,虽然还达不到仙画中那样一抛出去就直接炸毁城墙的地步,但是效果也很能让对手惊惧。
赵匡胤看得连连点头,喜笑颜开,立刻封赏了众人,又让管事的将领和官员将所有的技艺都看好,决不许流露出去。
而回宫的路途中,宰相赵普又递过来了几个好消息。
一个是在南边造的宝船已经铺完了龙骨,再过个一两年估计就能下水了。这样,北宋的使者就能去探访其他的陆地和岛屿了。
一个是,长安的宫城已经修整得差不多了,同样再过一年就可以迁都过去。
因为本身的规划就比较小,赵匡胤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只想着立刻搬过去,于是这建造的速度也就快得很。
和宫城一起规划好的还有一所大学、一所医院。
还有一个是有几家牧马监递过来好消息,他们利用从西域那边搜罗过来的名马,培育出了一批很不错的良马,已经选了几匹送上汴京来让官家好好看看。
赵匡胤连道了几声:好,好,好!
这自从有了仙画后,他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要避开上辈子宋朝的命运,先是迁都,然后是育马,这些事情是绝对绝对要放在心上的。
如今事态的发展早已经和仙画透露的历史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远,他自然高兴。
回到宫里后没几天,从松江那边又送来了一个消息,之前种下去的棉花真的丰收了!而且,有人
做出了这“黄道婆织机”。
那棉花和织布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