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农业大学之旅(二)(2/8)
一方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社稷坛里面就有从古代留存下来的五色土,是从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就记载了中原的土壤有黄壤、白壤、青黎等,可见我们的祖辈们对于土壤的认识其实很早。后来就演变成为了青、红、黄、白、黑的五色土。】
宏伟庄严的朱瓦大殿前,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被铺在了地面。
这就是社稷坛的五色土。
视线一换,雄浑的钟声响起,穿着冕服的帝王率领着众臣正在跪拜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乞求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国家仪式的隶穆感,传递出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对土地的重视。
观看仙画的古代老百姓们兴奋的看着皇帝祭拜社稷坛。
土有啥好看的天天看,不如看祭天。
原来皇帝老爷祭拜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啊,也需要下跪啊。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我们这儿是黑土!有老者抚须笑道。他们这儿的黑土的确是肥沃,随便撤把种子下去都能发芽。
而盐碱地上居住的百姓农民们却蹲在地上唉声叹气,满面愁容。
“这劳什子白土,有什么好拜的,种啥都不长,白费了那么大的土地。”
遍地白茫茫,十年有九荒。
【到了现代,我们对土壤的认识和分类就更加全面详细了,但大的分类也是按照这五色来的。】
【这里有来自于东北的黑钙土,属于腐殖质钙层土,肥力高,适合农业也适合放牧……来自于长江中下游的青土,也被称为水稻土……来自于甘肃的灰钙土,可种植小麦和玉米等;还有来自于阿里地区的白土,其实就是盐碱化的土地,适合种植盐碱水稻……】
东北的黑土沃野上,金黄色的水稻绵延千里,内蒙的草原上,水草丰美;
南方的大江大河旁,丘陵上的梯田中,青色的秧苗刚被种下;
苔凉的西北黄土大地,小麦在风吹下形成一重一重的起伏麦浪;高高的
玉米杆密密麻麻,成熟的玉米满目皆是;
福建的红土茶园里,茶树郁郁葱葱;西南的砖红壤里,橡胶林蓬勃生长。
始皇帝看着这天幕上硕果累累的农作物,内心欣羡的同时也带着疑惑。
而旁边的扶苏已经说了出来:“后世不种粟和黍吗”
这就是赢政的疑惑。回想起之前的几期,出现过农作物的画面里,基本看不到粟的身影。而大秦现在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粟、麦和黍,还有人种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