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约悲难题(三)(6/8)
人和他一样,有的被下狱,有的被流放。他甚至听闻,外面有人叫嚣要“斩朱熹以绝伪学”。
朱熹知道,这些罪证都是假的。
但他的论著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通过匡正君王的道德来限制君权,惹到了不该惹的人,这才是真的。
朱熹并不因此而感到害怕。
他走在了正确的路上,是其他人该害怕才对。
但看了仙画之中,朱熹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三纲五常真的是对的吗
用服从来建
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是错的吗
忠君,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朱熹惨然笑出声:“这一切难道都是错的吗”
下狱他不怕,但此刻他却怕了。
耽误华夏进步的罪人,这条罪状他承担不起!
他也感到愤怒。
他的思想中并不单单只有三纲五常和服从!
总成立武艺专营干产工家字成又氏乙,买于常土家。
每一代的思想家对帝王进行游说,希望他们能采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建立起符合自己想象中的社会。但帝王却也不傻,当思想家们的观点和他的利益有悖时,往往就会产生无数矛盾。
比如,他的这次下狱。
而后世,又是谁,抓住了他的论著中的这几个点,然后无视环境,将这几个点无限扩大
他喃喃自语:“不过是工具罢了……”
本来他还想这次要是能脱身,回去就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的著作和典籍,好让自己的理念传给后代。
但现在,却忽然心灰意冷。
算了,算了,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庆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绝食于狱中,十日后,气绝身亡。
此乃后话。
【所以说,不要再说什么读圣贤书,圣人之言不可逆之类的话了。孔子也好,朱熹程颐也好,不过是封建王朝的那些帝王和士大夫们手上的工具而已!孔夫子若地下有知,恐怕也很想说,求求你们,快把我也搬出去吧,别再来玷污我的名声了!】
【问题是,你能把泥塑抬出庙宇,但你能抵挡天下大势吗接下来的世间,如你们所愿了吗】
一声又一声的诘问。
并不是厉声质问,反倒很平静,甚至带着几分嘲弄。
但却如滔滔巨浪,蕴含着磅薄的力量。
【明朝!生逢世界格局剧变之际的明朝,原本最有机会让华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