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1/4)
主父偃是武帝的心腹红人,仅仅七年,他就从一个潦倒的书生走到了现在的中大夫,位极人臣,最夸张的那一年升迁了四次,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但是,他也是各大皇亲国戚和豪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上书的“推恩令”得罪了几乎大汉所有的诸侯。
汉高祖时期,刘邦犹豫治理天下是要实行分封制还是要实行郡县制。分封制,将大汉分为
最终,他在现实形势的压力之下选择了一个妥协的中间路线,那就是郡国并行制!一方面,他继续遵循了秦朝时的郡县制;另一方面,他将同族封侯,赏赐封地,又遵守诺言,还封了几个追随自己打江山的老部下大功臣们封为异性王,同样赏封地。这样,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结合起来,就成了有大汉特色的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制是时代的产物。
在初期的时候,它稳定了军心,稳定了政局,同时也避免了郡县自身的权力扩张。
但是慢慢的,发展到了武帝时期,这种制度的劣势就突显出来了。诸侯王的权力过大,动辄“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一旦他们起了不臣之心,联合起来,那谋反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汉景帝,也就是汉武帝他爸那会儿,发生了一件事情。景帝想要削藩,结果引起了七王之乱,花了很大的劲儿才把这个乱子给平定下来。自此之后,景帝再也不提削藩的事情。
但,汉武帝是什么性格
坚毅自负,绝不愿受制于人!
这些诸侯,他早就看不顺眼了。只是,怎么削是个问题,要削得巧妙,削得让人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主父偃的“推恩令”就粉墨登场了。
在推恩令之前,诸侯的封地只会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其余儿子可能会越来越穷。但推恩令让诸侯把封地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诸侯的其余子孙都可以得到好处。这样,这些子孙们当然就不会反对,还会拥护。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封地也只会越传越小,几代之后可能就和小地主差不多了。但是,谁在乎呢最起码现在自己得到封地了。
主父偃给推恩令套了个“仁孝”的名义,假如有人反对,那就是不仁不孝!
什么你不愿意把封地封给自己所有的儿子们那就是不仁不慈!
什么你不愿意你的父王把封地分给自己的弟弟那你就是不仁不孝!
这帽子可是个大杀器,没人愿意沾上。
也有诸侯哭诉,自己封地不够封啊。那武帝也很无奈,全国都封出去了,那朕也没有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