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理想国(二)(4/5)
身后,却见他正拿了一本簿子正在认真的查看。
“这是何物”刘彻出声道。
孙小羊吓一跳,这才发现皇帝陛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赶紧惶恐行礼。
他这些年也面圣过好几次,倒不至于手忙脚乱。
刘彻挥挥手让他起身,拿过他手中的簿子,看到上面是清晰的表格和阿拉伯数字“这是田地的记录”
这片田地里立着一块牌子,写着“三号试验田”。
孙小羊赶紧解释“回陛下,这是司农寺用大行令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培育出的花生。我们分了三个地方来培育,看看它更适合哪里的水土。这里就是第三号试验田。”
大行令就是张骞。
前几年,他结束了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回到了长安。这一次,张骞带回来了更多的瓜果和作物种子,而且还带回来了一些书籍与工匠,以及西域一些小国家送上来的贡品和国书,可谓收获巨大。
司农寺光是培育他带回来的瓜果作物就耗费了好几年,也算是出了一些成绩。
孙小羊又解释了一下那簿子上的表格,原来是负责照料这些花生苗的农人每日都要在这上面记录,浇了几次水然后施了几次肥,每次的量是多少,还有每天的天气记录等等,事无巨细都要写上。
“这样才能够总结出种植花生最佳的方法,之后再教导给农人。孙小羊道。
刘彻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闪过赞许。
赵过的工作他是很满意的,不然也不会将他封为大司农,位列九卿。而全天下的百姓们显然也对司农寺的工作很满意,这次他亲眼得见司农寺的农官们在民间得到了非常热情的对待。
百姓们对他,是敬畏是崇拜,但对农官们,是爱戴是友善。
因此,刘彻这次巡视,一路走来心情都极好。
他问孙小羊“农人们都能识字”
他见簿子上的字迹,虽然笨拙但是却没什么大的差错。
孙小羊道“陛下圣恩,如今的痒和序遍布天下,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农人,每一旬都可去听扫盲课。一些简单的文字和数字,他们都是会的。”
最起码他们司农寺挑选的农人肯定都是会的。
这些扫盲课,也不会讲什么高深的学问,主要就是普及一下律法知识,然后教一些常见字和简单的加减
乘除,让农人们在生活中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
扫盲课是不收钱的,大部分的农人都会愿意抽出两三个小时去上这样的一节课现在商贸越来越发达,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