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八)(3/7)
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来,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果然,并不是华夏人不行,而是当时那朝廷不行。
若是换了他切,算了,晦气他还是保证大汉的绵延,让华夏后续不再沦落到此境地更好。
除了派出留学幼童之外,清末还开始新办各种新式的学校。
第一所就是由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2年的时候,恭亲王奕沂奏请朝廷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以说,它是华夏近代教育的开端,主要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为了请不请外教这个事情,还扯了好一通皮。但不
请的话,翻译学校根本开不下去,于是只能捏着鼻子先请了外教,打算之后再逐渐的换为国人。
恭亲王奕沂的府上,官员们正在为了请不请外籍教习争吵。
好不容易争出了定论,又开始为外籍教习和国内教习的薪酬吵起来了。
有官员直接把他们提交的预算给扔了回去,不可思议之极“请一位外籍教习,你们居然开出了上千两白银一年是疯了吗当朝廷钱多没处花是不是”
◥◥”
“那为何国内的教习的每月酬银又只有八两”奕沂问道。
“王爷,就这已经是比国内其他地方的教习要高了一半了总不能让他们也拿和外籍教习一样的酬银吧”
那这花费可就巨大了,而且朝廷肯定也不会同意。
奕沂皱眉“但差距如此大,恐怕容易掀起风浪。”
“我已经想好了办法。外籍教习只能用钱笼络之,”那人胸有成竹的道,“但咱们大清的人,注重的是什么是仕途两年期满,如有成效,咱们可以举荐他去当知县嘛。”
奕沂眼前一亮“好办法。”
反正就这样,京师同文馆实行了双轨制待遇,磕磕绊绊的,也就开张了。
它开办之后,各地也纷纷效仿,尤其是那些需要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沿海港口城市,都开了同文馆。
后来,又逐渐从翻译学校演变到更宽泛范围的高等教育。
1895年,盛宣怀主持了北洋西学学堂的成立,后来,它成为了天津大学。
1896年,盛宣怀又在上海成立了南洋公学,后来,它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后来,它成为了北京大学。
当泛着黄的历史老照片和现在高清的影像放在一起的时候,任谁都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
从清末到现在,这些大学也依然都还在继续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