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6/7)
谁都能背诵,但却不是谁都会写策论。
但也有人如丧考妣,失魂落魄。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实用也很实际的。毕竟科举本来就是为了给朝廷选公务员用的,而公务员不需要会吟诗作对,也不能只会背书,需要的是通世务的能力,理解上面的政策并且传达到位的能力、处理各种民生事务的能力。
所以,熙宁兴学,实际上也是在改变朝廷取士的标准。
当然了,放在咱们现在看,如果能分科取士,加入更多科目,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就更好了。
哦,对了,熙宁兴学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原因,又一次半途而废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天幕上又冒出几个微笑的表情,怎么看都觉得有些阴阳怪气。
赵匡胤扯扯嘴角。
不,不意外
惊喜也没有,就是略有些惊吓和气闷,差点没喘过气来,咳嗽了好几声。
这会儿,太医应该都在路上了。
这么好的政策,怎么就又废了呢
说起来,王安石的那个观点简直说到赵匡胤心里去了,俨然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
当官的人,主要是能干实事,要诗词歌赋干嘛
能吃吗不是,能让百姓吃得更好吗
而且,有些书呆子真的只知道背诵,完全无法沟通。
所以,这考试内容变得好啊
结果,又废止了
好,很好
赵匡胤咳嗽过后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真是气煞他也
赵普作为党争中北方队的代表,努力让自己的存在感变得弱一点,免得触霉头。
武周。
将诗词
歌赋加入到科举中的武则天面无表情的眨了一下眼。
对,她就是爱诗才,怎么了
有问题
不过武则天的确也觉得仙画说得似乎也有那么一些些道理。
“朕倒是很好奇,后世的教育体系到底是何种场景”
武则天淡淡道。
上官婉儿猜测“全民教育、公平、分科取士、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她很快的提取到了一些关键词。
武皇一愣,然后苦笑着摇摇头“这里面,可没有一项是容易的。”
秦朝。
扶苏感叹道“这北宋的新政倒和他们黄河改道一般,变来变去。”
朝更夕改,毫无法纪,如此,将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