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八)(5/7)
“看来,还是交流电的威力更大。”
为了展示交流电的安全,特斯拉亲自上阵,在自己的身上挂满了电线和灯泡,电流通过的时候,灯泡亮起。
他对大家道 “看,只要控制得当,交流电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落下帷幕。
其实这两种电并不是说谁好谁差,而是应用的场景不一样。现在咱们也大多数都是两者补充着来用。
爱迪生如果能够大气一点,不钻牛角尖的话,或许交流电的辉煌上也能有他的名字。
据说,他的很多项专利也只是源于他公司里的一些技术人员。他最为所知的是发明电灯泡。但实际上,电灯泡只能算是他改进的。
1854年,一位叫做亨利戈培尔的钟表匠将碳化后的竹丝放入到玻璃瓶中。
他向玻璃瓶里通了电,结果那根竹丝居然亮了起来。
这就是最早的白炽灯。
爱迪生致力于让这种新型的照明工具变得更为耐用,可以成功的推广出去。为此,他试验了将近一千多种材料。“白金丝的效果最好。”他的助手道。
爱迪生立刻否决了 白金丝的成本太高了,如果用白金丝的话,那别指望能卖出去。
最终,他发现碳化棉线放在抽去了空气变成真空后的玻璃瓶里,可以持续发亮四十几个小时。
爱迪生成功了。
一直到1904年,一位奥地利人发明了钨丝灯泡,才取代了爱迪生的发明。
所以,我们也不能否认,爱迪生的确是为电力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只能说,人无完人吧。
他身上的商人和资本家属性明显盖过了他的科学家发明家属性。
刚还觉得年轻人幼稚天真的官吏们看到九千多盏灯泡逐渐亮起来的时候,沉默了。
良久,他们才唏嘘道 “或许,你们是对的。”
他们的经验和手腕,在官场上是有用的,但是在科学界,似乎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退一万步讲,即使在官场上混,也要有真材实料才行。
豪商们则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不错,归根到底还是要货好。”他们可以很简单的将“科技 技术理解为商品、货物。货不好的话,能赚一时的钱。货好的话,能赚一世的钱。
他们看着特斯拉在展会
上大放异彩,心里蠢蠢欲动 “咱们是不是也得赞助一些这种发明家”
感觉大有可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