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五)(2/8)
道 “你若真喜欢,也不是不行,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每次仙画结束后,都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化。
如今朝廷已经开了好几个专业的学院,医学、农学、生物、天文等等,甚至后面可能都还会综合到大学里面去。
而且,科举取士和人才提拔也都在随之发生变化。那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这什么化学呢
不过家长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这化学真的是听不懂啊以后可没办法辅导课业
也是在这个时期,门捷列夫终于要出场了。门捷列夫是俄国人,名字贼长。
他出生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从小就是个天才。所以虽然家里很穷,但是他的妈妈还是特意花钱将他送到了有着良好教育的大城市,圣彼得堡。
在那里,门捷列夫14岁就进入了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过了两年,又去了圣彼得堡师范大学学习化学。
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担任了副教授一职,教授化学。而且人气很高。
门捷列夫走入课堂。
课堂里已经挤满了学生,还包括了一些旁听生。
在他讲完课后,学生们爆发了热情的掌声,送给这位年轻的化学教授。这也让门捷列夫感到很高兴,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热心了。
当时化学界最火热的事情莫过于各种新元素的被发现,门捷列夫想要给自己的学生们讲授这些这些新元素,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教材。
他想,要不自己编一本吧。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之间的规律发生了兴趣。
后来,他又出去进修,和欧洲的化学家们沟通交流,参观了很多的化学实验室,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
1860年的时候,世界上举办了首次国际
化学家代表大会,门捷列夫也旁观了。来自于德国、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约140多名化学家们齐聚一堂。
他们在这里商议一些化学界中有争议的问题,并争取在这段时间里能够达成一些共识。有一天争论的问题是原子量的测定以哪一种方法为标准。
“我提议,就以阿伏伽德罗的测定方法为标准,这样有助于解决我们一直以来的分歧。”意大利的一位化学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附议。”
“我也附议。”
门捷列夫那时候还只是一个进修的学生,只有旁观的资格
。他将会议上达成的结果发回给俄罗斯日报,并写道一个新的化学时代即将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