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1章 愚者的前行(5/6)
?
是啊!是挺脑残的,但是那样做,就没有责任了啊。
如果第一时间救人,虽然能救下八成的人,但是死去的两成的人的家属一定会去追究责任,你觉得会去追究谁的责任?那自然是下达了第一时间救人的领导的责任。
简单的说,那八成的人能不能活,就看那个现场的领导是否看中自己的乌纱帽,有没有那个魄力,拿自己的乌纱帽去冒险换那八成的人的命。还是保险起见,过了72小时,死任何人都没有责任,也就是说死任何人都不会丢乌纱帽。
现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的答案。
如果你天真的说,如果没有“黄金72小时”不就行了?
那么我告诉你,之所以会有“黄金72小时”这个免责标准,就是因为人心人性本恶的结果。这么说吧,如果没有“黄金72小时”这个免责标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人来救沉船的人了。
好心人去扶倒地老人,就是因为没有免责标准,因为人心人性的恶,所以才会出现法院支持倒地老人的讹诈。“不是你撞的,你扶什么”的恶劣影响,至今犹在!
如果你说,我非要取消“黄金72小时”,大不了分片区管理,沉船了不去救就是片区领导的责任。那么我会告诉你,从你取消“黄金72小时”这个免责标准的那一天起,你将不会再听到任何有关河里翻船的事故,河里再也不会有任何翻船事故。
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吗?
之前我们说过:“人心人性本恶,自私且趋利避害”。上述的例子讲的是“避害”,下面我们来讲讲“趋利”的事情。
有一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又名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子贡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富贵的人少,但贫穷的人多,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而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这个讲的就是人心人性中的“趋利”。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