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6章 随笔——神论(2/3)
良忠厚的农民伯伯们,把神像拉出来,先抽上一顿鞭子,之后再拉到一边去暴晒。
每个神要干的活都细化到了方方面面。比如看门的有门神,厨房里面有灶王爷,家门口有土地公,一口水井里面都能塞个有编制的龙王。真的是保证客户这一辈子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全都有神可办。真正做到了从生到死的一条龙服务。
有意思的是,这些神如果办不好,惩罚的机制也是相当严苛。
比如泾河龙王这种,只是给客户的雨里面,少下了那么一点点,区区如此微小的品控失误,当场就上了剐龙台,而且还派了个人类来监斩。
这个可真的是“杀龙诛心”啊!
你大概听得出来,这个就是《西游记》里的剧情,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对待神的态度的底层逻辑,就是古代小说作家看待神、对待神的底层逻辑,也是当时绝大多数人对待神的态度。
这一点在神话传说故事里面就能体现的出来。你看后羿射日,那十个太阳神,不好好工作,集体跑天上去摸鱼去了,华夏人就搭弓搭箭,直接射死了九个,剩下一个被杀鸡儆猴地教育一番后,老老实实地早起晚归不是吗?
这种没有牌面的神,你是找不到第二个的。
还有被大禹吊打一顿,扔河里当吉祥物的淮河水神等等,
总而言之,华夏大地不养闲神,不供没用的神。
我们华夏人拜神其实就是一场交易,有事需要神帮忙的时候,先去上一炷香,算是交了定金。事成之后,再去还愿,算是交了尾款。但是如果事情没办好,轻则皮鞭上身,重则庙都给你拆了,拉出去暴晒,最典型的还是管风雨的龙王。
所以这里继续给龙王默哀十秒钟。
《凡仙逆》中叶枫认为,天宝阁冷言心的那个散布神的信仰的计划,是没用的,就是在于,天宝阁的神,根本就不会给老百姓办实事,那么鬼才会去拜祭不是吗?
在西方,人们是看着自然,凭空制造出一个远超自己的存在。而华夏不一样,是把人塑造成神,像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关公、妈祖,都是有迹可循的真人。
在西方的神论看来,因为你是神,所以才做到了只有神才能做的事情,所以你不是人。
但是在华夏的神论观点看来,因为你做到了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才是神。
这个是二者非常明显的区别。
说到这里,你也就该明白了,《凡仙逆》这本玄幻仙侠小说,在对待神的态度的底层逻辑上,是和《西游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