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太子南下,皇子西行(2/3)
切,总觉得哪里不对。又看一眼国舅,疑惑更深。
国舅不正常,国舅不为李青书求情也就罢了,为何李青书的惨叫他一点心痛也没有?
在他疑惑之际,国舅参拜:“陛下,老臣以为江南之事不正常,可在拨粮之时,派安抚大臣入江南。”
“这样便能探查江南旱灾,二十万斤赈灾粮款为何消耗如此之快。”
楚雄不语,众臣沉思,而楚千里仿佛找到了事情关键所在,国舅为江南要粮,并请求皇上派出安抚大臣。
才女入东宫,儿子被杖责,这一切对国舅来说好像远没有这个安抚大臣来的重要。
顿时,楚千里眉头舒展,想到了事情的关键。国舅果真好算计啊,怕是想让楚渊当那安抚大臣。得民心,树威望。
“父皇,儿臣觉得国舅所言非虚。”
楚千里话起,让国舅神色一拧。不应该啊,按理说楚千里不该赞同他的言论,为何偏偏赞同了?
国舅低头,冷笑一声,不过这样也好,陛下溺爱太子,有太子帮他说话,拨粮,派遣安抚大臣这事儿稳了。
楚千里应该万万想不到他的赞同会给五皇子楚渊徒作嫁衣,妙,实在妙不可言。
“太子赞同国舅所言?”
楚雄富有深意的眼光盯着楚千里,亦是感觉匪夷所思。就连王元修等众臣也疑惑不解直视楚千里。
楚千里点头,大声感叹:“江南旱灾,苦了百姓。他们全是大楚子民,风调雨顺之际,没少给大楚纳粮,缴赋,为大楚繁荣昌盛,做出应有贡献。”
“在旱灾之际,大楚理应反哺灾民,让灾民知道他们为大楚做出的贡献,大楚记得,不曾忘。”
说到这里,楚千里话语停顿。皇帝乃至众臣无比动容与震撼,因为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纳粮,缴赋是理所当然。
楚千里又大叹一口气,视线顺敞开大门遥望南方,一副忧国忧民之神态,沉默半晌,再次开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蒸蒸大楚,国祚日上,谁能不说是底层民众之功劳?”
“没他们的辛苦劳作,你们谁能站在这偌大的乾清宫里高谈阔论?”
楚千里赫然回头,黑色蟒袍随风飘动,手指众臣,那叫一个威武霸气。
从众臣脸上一一扫过,声音逐渐加大,宛若惊雷:“没他们的奉献,尔等能住豪庭宅院,纳那三妻四妾?”
“顺民意,体民心,大楚这舟覆不了,反之,则覆。”
“再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民,国是空国,没民,臣亦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