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祭(1/2)
雍城(后世陕西宝鸡凤翔区境内),在咸阳城西北三百余里的汧(qian)水和渭(ei)水交汇处。
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老秦人定都此地。
在雍城,老秦人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是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而在建都雍城之前,老秦人受周天子许可,在陇山以东、关中平原偏西的地区与戎族为战。
周天子许诺,秦人若能收复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即成为秦人的国土。
适时的大秦国都在陇山之上。
秦文公三年(前763年),率乘七百“东猎”,以年时借猎迁徙,中途与戎、狄浴血奋战,连战连胜。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获“汧渭之会”,(后世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互通以南),从此定居周人故地关中。
秦国占领“千渭之会”后,在此筑城,建立都城。
秦文公五十年(前715年),文公卒,宁公(宪公)继位,秦由“汧渭之会”迁都平阳(后世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
同年,老秦人灭掉了西戎部落——强大的亳(o)戎部,占其都邑——荡社(后世西安市西北,三原、兴平之界)控制了关中西域,营建“平阳宫”(后世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西太公庙)。
从此,老秦人不再为了生存而四处征战,开始逐渐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老秦人开始始徙都于雍。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称霸,自此,到孝公图强,为始皇帝统一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随后直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迁都栎阳。
秦国定都栎阳,共历秦献公和秦孝公两世,统计三十四年。
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在渭水北仮和泾水相交处营建咸阳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
至此,大秦始以咸阳为都,直到大秦崩塌。
但是,雍城做为大秦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即便四百余年过去,依然保留着大秦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
那就是,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都城——雍城郊外先后在雍地建立了包括鄜畤(祭祀白帝)、密畤(祭祀青帝)、吴阳上畤(祭祀黄帝)、吴阳下畤(祭祀炎帝)的雍四畤(zhi)祭祀。
使雍城不但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而且成为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