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渐露端倪(3/4)
资。
他们只能给工人打了欠条,说等工程款到了之后就发给他们手里。
可是小区竣工已经一年多了,但是工人的工资却迟迟没有下文。
“这家公司这么拖欠工资,为什么你们不去法院告他们啊。”杨萌萌看完资料后,有些不解道。
这个时候徐恺解释起来,“大小姐,你知道打官司是要请律师的,这些村民能付得起律师费吗”
“哦,也是啊。”杨萌萌点点头。
“不仅仅是律师费。”
李安之前觉得徐恺的见识了得,不过现在看起来毕竟还是年轻,很多经验不是靠天赋能弥补的。
他笑着补充道:“拖欠工资属于经济合同纠纷,只能走一裁两审。他的基本流程是村民先要到仲裁机关进行仲裁,如果双方有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再由人民法院二审终审的制度。”
“这个时间可是非常漫长的,一个官司拖上好几年都有可能,这些村民即使有钱请得起律师,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去熬。”
李安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事深有体会。
当年自己还是市委书记的时候遇到了不知道多少起农民工上访事件,尤其是建筑行业最为严重。
一个项目从甲方到乙方,再到大包、“二包”直至最底层的农民工,农民工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也是整个利益链条的末梢。中间任何一个链条出了问题,农民工都可能会拿不到工资。
“那农民工好可怜啊,徐恺、李安你们要想办法帮帮村民啊。”杨萌萌不忍地说道。
“这么听起来富强村的村民能拿到二成已经不错了,总比一分钱拿不到强吧。”徐恺听完李安的讲述忍不住感慨起来。
刘长珐听得心里一阵肉疼,刚才他没有说实话,其实自己买了二十几张欠条,可都是五折、六折收的啊,如果按照二成收的话,自己一下子损失好几万。
“看来温和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嘛,真为村民干了一件好事啊。”陈山河总是相信人心本善。
“呵呵,如果你们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安此刻说话了,现在他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怎么说”徐恺看着李安,也想知道缘由。
“徐恺,再麻烦下你。应该是这两天省里应该下发了一份《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的文件,目前应该还没有下发到县里。你在托人找一下。”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家叫做展达的公司听说了政府要对拖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