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刘镛猝死(2/3)
脑子里一片迷蒙,身体开始失重,似乎要飘起来。一种掉入黑洞般的感觉变化成泪水从眼中夺眶而出。眼泪一滴一滴的滴在电文纸上,仿佛在敲打刘安江的心脏。和洪英姆妈的坎坎坷坷、赈灾民、施医药、举掩埋、收养流亡、恤赎孤寡、自己却旧衣衫,惜饭粒,甚至于自己两榜及第时有人建议出钱买个再大的官,阿爹却写信给他告诫道我家家门鼎盛,全是祖上积德。原先并没料到会如此。现在我正担心的是,你对此仍未满足啊。我家祖泽虽厚,但宜留有余地,应留一些给子孙,岂可自我享尽?但愿你谦和接物,勤慎持家,以永承祖德于不坠,不愿你高爵厚禄也。脑海中尽是阿爹的画面。
在一旁看到伤心过度的刘安江,艾丽雅和唐娜哪也感到心痛,都泣不成声。
唐娜哪流着眼泪对刘安江道乃稍作准备,我们与您同行。
刘安江含泪道路途要有几天。女儿承颖尚小,不经风寒,是有不便。还是我一人前去,路途可以随机应变。
艾丽雅道那倒也是。
唐娜哪给刘安江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行装,刘安江随即出门。
刘安江叫了汽车,傍晚时分汽车到了塘沽,正好有汽船去烟台,又转烟台去上海的货轮,第三天天亮,货轮已经到达上海吴淞口。刘安江上岸,顾不得休息片刻,急到码头旁叫了一辆汽车。
车夫道南浔我不知在哪里,未曾去过,不去。
刘安江道出松江经嘉兴走桐乡、乌镇即可。所需银两尽管说。我是出钱买时间。
车夫一听来劲了。朝天一喊10两银子。
刘安江二话没说。就道走!
刘镛毕竟是朝廷封的“通奉大夫”二品衔,得知刘镛去世消息,道、州、以及工务处等部门都陆续前来吊唁。整个刘家大厅挂满了各地送的挽联。
曾经得到过刘镛救助的孤寡老人、救助站里的老人,他们挤不进刘家大厅,就在刘家家门口磕头跪拜。
刘安江回到家,已是刘镛去世以后的第四天中午。
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去世放在家里三天,因刘安江未到,故破例放5天。
刘安江下了车,背着包裹,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家门口。
有人喊道大少爷来了!大少爷来人!
刘家大厅顿时哭声一片。
人们主动让开了道,刘安江缓缓地走到刘镛的灵柩前,未言先泣。点燃了三柱清香,跪倒在地上。旅途的疲劳与悲伤,跪在那里的刘安江渐渐地倒在了地上。
见到此景,在场的人们顿时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