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抢地盘(3/4)
也有些发烫。
进了办公室,安教授叫黄钟在他旁边的空椅子上坐下,很显然,他也没真把黄钟当普通的学生。
安教授找黄钟,主要是那首《睡莲》的二胡曲,要上年末的学校汇演,问问黄钟是否登场演奏
这首曲子,在民乐系获得不少教授的赞誉,一致认定是难得的佳作,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演出的那种。
“要不还是叫其他同学多锻炼锻炼吧”黄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反正作品归他所有,这就足够了。
相比于现在的人们,黄钟更重视版权。
即便是送出去的那些歌曲,也都有言在先,版权都归黄钟。
安教授也知道黄钟的层次,和普通学生早就拉开档次,登台不登台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就点头答应。
班里那些学生,可都抢破脑袋呢。
随后又叮嘱了一下期末考试的事,主要是通知一下时间,到时候黄钟来晃悠一趟就行。
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在这方面,学校并不古板。
音乐学院,最终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
等安教授说完,黄钟就把安排陈利旁听的情况也提了一下。
安教授直接领着他去了教务处,直接办了一张旁听证,回去贴上陈利的照片就可以用了。
还是自己人好办事,黄钟也感觉找到组织了。
这也是他的先生,为什么要推荐他先上大学。
就在黄钟要去教室的时候,安教授告诉他,同学们都在排练室,准备元旦汇演。
排练室在平房区,比较偏僻,黄钟循着各种乐器的声音就摸了过去。
几间教室都正在进行节目排练,看来临近年末,师生们还真都挺忙的。
走着走着,来到一间教室门口,黄钟不由皱了皱眉头,这里面各种乐器齐奏,都成一锅粥了。
搞音乐的人,耳朵都特别好使,黄钟能分辨出来,里面至少有十几样民乐在进行演奏,什么笛子、二胡、古筝、琵琶、扬琴之类都有。
偏偏这些乐器还都各自为政,演奏着不同的曲调,黄钟仔细辨别一下,最少有三支曲子。
而且这些演奏者似乎情绪都比较暴躁,乐器的声音,都是有多高就弄多高。
如此一来,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黄钟严重怀疑,是不是哪个单位的退休职工,组成的老年乐队,借用学校的教室来排练
他不免摇头嘀咕了句:“这水平不行啊,也就公园大爷大妈那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