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知朕者,董卿也(2/3)
武,突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皇帝好像变了。
往日可是唯荆州派人士是从。
今日如此不给蒋琬的面子,当众给他扣下这么大顶帽子,再说现在这个皇帝,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小阿斗。
因为他可是刚从关中之战中,凯旋而归的皇帝。
正所谓见风使舵,察言观色。
无论是东洲派,亦或者是益州派,他们或许都看到可以赶超荆州派的可能。
现在皇帝要改规矩,荆州派反对。
那我们东洲派,益州派就得支持。
刘禅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思,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朝堂。
这些人在历史上,并未记载他们如何争斗,那只是因为,这个大汉王朝的几十年间,不断的北伐,致使战争的事情掩盖了朝堂上这些纷争而已。
当然,刘禅也并非想要将这份纷争,给他们端到桌面上来。
他也只是想让这些大臣们知道。
朕——是大汉天子,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
得到董允、谯周等人的支持,刘禅很满意,当即宣布道“从今往后,但凡朝会,文武百官,皆需站立,不在单独设座。”
蒋琬很无奈,丞相不在,小皇帝又带着在关中,打了大胜仗的光环,现在又有这些大臣支持,他也只得妥协。
散朝之后,刘禅满心欢喜。
只是刚回到后宫,太监福安便告诉他“陛下,诸葛都尉回京了,正在宫外候见。”
“伯松回来了?”刘禅惊喜问道。
“是!”福安肯定的回答道。
“去,传他到御书房见朕。”
“诺!”
福安应诺离开,刘禅也顾不得与张鸳叙话,便又去了御书房。
少时——
御书房内。
“伯松!”刘禅指着一旁的木椅,道“伯松一路辛苦,快坐下说话。”
咦!
诸葛乔这才发现,御书房的陈色,发生改变。
刘禅的御案,升高不少,他也不在是以前那样跪坐,而是很轻松的坐在一把木椅上。
在御案前方,还摆着两排木椅。
“谢陛下!”
诸葛乔行了个礼,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只是他的屁股刚落到木椅上,刘禅便有些期待的问道“关中战事如何?”
他是真的很关心这件事,离开长安也快三个月时间了,他离开长安时,只有长安周边的小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