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百无聊赖的矫情 第72章、山雨欲来时(2/5)
位置,让青年们将油水较多的部分都收入囊中,然后再给车辆编组排放。
综合厂成立之初,对站派管理人员来说是个肥缺。
他们每月享受单位的正常工资待遇,还能得到管理综合厂的工资补助,等于开了两份工资。
机关科室的人都希望能被派到综合厂去。
可惜好景不长。其它铁路单位,也在为本单位家属就业问题挖空了心思,他们看到这个商机,当然不能放过了。
他们在车展综合厂的上游,也设立的回收队,约等于打杠子截胡。尽管车站有调车优势,怎奈人家快速反应,能先揩上一层油。
钢厂也及时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们不能眼看着自身的利益,就这么被人家拿走了。于是,制定出严格管理资产流失手段,什么残渣呀,废铁呀,又被钢厂严加管理了。
小镇火车站综合厂的利润大减。
人们能从坏日子向好日子发展,却很难从好日子再回到坏日子。
这帮也算是经过世面的青年人,眼看着收入骤减,就开始想起了歪门邪道。
铁路派出所抓路外盲流子毫不手软,对系统内的职工子弟,总是有点力不从心。
不论管理者制定什么规章制度,所谓的严管重罚,那是针对胆小怕事的人制定的。很多人本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精神,打着为综合厂创收的旗号,开始了不务正业之旅。
一时间,综合厂管理乱象重生,乌烟瘴气。
被车站派去负责管理工作的人,一方面要忍受领导的屡屡追责,另一方面又难以管控青年们放飞个性自我。
更主要的,那些在职职工,眼看着子女失去了生存希望,他们不去想大气候的约束,统一把指责声集中在管理者身上。
连续三个月,车站派驻综合厂几任领导,都因抵不住巨大压力,灰溜溜离开了综合厂。
还是那句话,小镇地方不大,铁路住宅又居住集中,别管车机工电辆哪家铁路企业的员工,相互间都混了个脸熟。
铁民在小镇长大,人家叫不出他的名字,也知道他姓氏名谁,脾气秉性。
听说董振生派铁民去当综合厂厂长,车站所有子女在综合厂工作的职工,都异口同声:他根本就不行。
看见了吧,人家连个疑问都没有,清一色否定。
周志强在家泡了三天病假,刚上班就听到这个爆炸性新闻,他猛拍大腿。
心里骂道:你个大瘪犊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刘冬梅怀孕了,铁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