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武功(1/2)
请你相信,作者真的见过一座这样的山,它从寂寂无名走到了闻名遐迩。
谨以此文,致敬曾养育我的一方故土——武功山。
我童年生活在武功山不远的一处村落,那时候大山还在开发,当地生活物资匮乏。
偶有几位慕名而来的游客观览风景,身处风景里的我尚不明白他们的欣赏为何。
中学时随家人迁居城市,工作后又奔向了离家更远的地方。
一别十年,我以为我见到了更广阔的千千世界,但站在异乡的街头,我又一次认识了我的故乡。
它是车站广告牌上风光旖旎的照片,也是电子屏幕里层峦叠嶂的风景。
心中起敬,大山还是那座大山,它美好而沉默的屹立着,成就它的是背后那群默默无闻的英雄。
蓦然回首。
故乡四季很美,春天的繁花,秋天的落叶,无一不是别样而又动容的风情,而比它更美的是那群可爱的人。
这群人建设家乡的步伐,不仅改变了大山的命运,也造福了周围村落和居民。新中国改革的路上,我的家乡也在改革。
犹记得一件心酸的趣事,那年我十四岁在镇上中考,坐在我后桌的姑娘是地地道道的武功山人。
当地十里不同音,她急切的向我寻求帮助,我听不大懂,但我还会说普通话,姑娘却不会。
最终她无奈起身,借了我的橡皮。
在武功山开放以前,当地的经济情况可想而知的落后。
时至今日这片天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物质经济,还有思想变迁。
这是作者故事的灵感创作来源,《云泥》构思了一年,我时常思考大山的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因故事虚构,名称及地理位置避开了武功山的相关。)
主人公的名字——颂,意为歌颂,她的美好灵魂是寄情山水的化身。
书中略有致敬的部分,向我最喜欢的一位作者——当年明月老师表示感谢,文字的力量不仅是讲述一个故事,更是传递思想的深度。
我是一个明粉,如果追星的话,那我的偶像是当年明月老师。
希望在创作的路上可以走的更远,将来有幸能让明月老师看见我的作品,若再有幸些得到点评一二,光想象已经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们虽未曾谋面,但我已在他的书中与他有过深入内心的交流与探讨,在我彷徨失意的阶段,启蒙了我的心智。
感谢《云泥》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带我走进他们的生命和故事,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