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此风长沙云旧习(终)(1/3)
张诚年大三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的校招也轰轰烈烈开始了。他像所有毕业生一样忙着投简历、面试。
其实高考那年,张诚年报考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因为分数原因被调剂到了建筑系。
这几年的互联网发展迅猛,这个行业站在风口浪尖上,相当于拿麻袋捡钱了。
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吃亏的,但因为那几年房地产发展势头正猛,行业前景也不错。
也有意料之外的东西。
作为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学生,他们志得意满的开始规划着未来蓝图,现实却给了狠狠的一巴掌。
大学生?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
月薪三百块,肯定是请不起农民工,只能请到大学生。
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代表性人物,大学生们一波又一波涌向市场。
张诚年在学校的时候,各门功课都是拔尖的。
从手绘基础到软件操作,从理论知识到赛事奖杯,他无疑是优秀毕业生代表,但并不妨碍企业给出的廉价薪水。
他拿到的offer都是各大名企,但给出的薪水却连租房都困难。
“毕业生懂什么?要学的东西还多着。”这是每个面试官都挂在嘴里的一句话。也是实打实的事实。
甚至有些企业脸皮太厚,凭借自己的业内名气,一分薪资也没有,摆出一副能进我们公司实习是你们三生有幸,资本的嘴脸实在贪婪至极。
这是毕业生们迈向社会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年轻意味着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但年轻也是你奋力一搏的资本。
周颂去找了张诚年几次,但是他实在很忙,更多的是不敢面对她。
在这个阶段,张诚年不得不承认,冯依曾经说过的话被证实了。
周颂的升学宴,在繁华的宴会厅里,他看着众星捧月的女孩儿。
他们之间的差距清晰的搁在眼前,一个是家世优渥的名牌准大学生,一个是前途堪忧一无所有的毕业生。
他不希望自己的承诺一文不值。
给不了现在,更给不了未来。
等工作安排的差不多了,张诚年主动约了周颂和张芳见一面。
三人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饭,这次是为了给张诚年践行。
他决定要走了,去更远的地方,去更大的城市。
既然是大城市,为什么不可以是bj呢?周颂问。
她会去bj上学。这个是她发出的邀请函。
张诚年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