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此风长沙云旧习10(4/5)
孩子们,砥砺前行。
学校有这样的老师,民族有这样的火炬,新中国的思想和文明,便如燎原大火般熊熊燃烧了。
我们90这一代,大抵就是沐浴在春风中的第一批人。
最后一次同学聚会很热闹,ktv的茶几上再也不是雪碧、可乐,而是一打打的啤酒。
除了几个在唱歌的同学以外,大多的同学围在一起掷骰子、打纸牌。
更有同学抱着一束火红的玫瑰花进来,在老师和同学们起哄的声音中表白。
青春大都如此散场吧,只道当时是寻常。
我们都以为未来日子漫长,却不知一别后就再难相见。
周颂也喝了点小酒,她不习惯如此嘈杂的环境,独自站在阳台上凝望着夜色。
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她仿佛看到夜色中站在柳树下的少年,他的眼眸灿若星辰,语气坚定:“读书才不会放牛。”
她的求学路一步一步跟随少年的脚印,心性也一点点被打磨的坚韧。
温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她的身旁,两人安静的吹着夜风,偶尔交谈几句。
“老师,您不论年轻时候还是现在都非常漂亮。”周颂握着栏杆:“我年幼时,曾听父亲提起过,长沙城里的老师很美。”
温老师在一侧安静的聆听,这次谈话仿佛夏夜的晚风悠悠吹进她的心里。
周颂忆起父亲笔上篆刻的小字,缓缓开口:“您记得,几十年前,趴在窗户上那个学生吗?”
“温老师,那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女儿。”
温老师有一瞬间的恍惚,待回想起来,她不由自主笑了。
缘分这个东西真是妙不可言。
早些年她在小学教书,每次开学总是第一个记住所有学生名字的老师,包括窗户外的那个学生。
她一直如此评价:“那是我教过最刻苦的学生。”
后来临近毕业的时候,小周六半个月没来,老师等了她的学生半个月。
那一天小男孩在夏天严实的穿着一件长袖,破了的衣襟处透出青青紫紫的伤痕,走路也微微一瘸一拐,但并不明显。
“对不起,我偷懒了。”小周六面对老师的询问低下头。
“没关系。”温老师没有拆穿他笨拙的谎言,把自己教案里的钢笔当作毕业礼物奖励给了她最刻苦的学生:“以后有笔了,不要忘记学习。”
父亲吃过很多的苦,但他每次只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
当笨拙的、痴呆的周颂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