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庞氏骗局(3/4)
而后这十个朋友又有各自的朋友圈,再介绍一批朋友过来,再收割几百万,进行第二梯队的利益承兑。
下线不停地自发介绍,陆陆续续有人送钱过来,用后来者的钱,补偿前者的利益,一层又一层,金字塔式结构。
站在塔尖的人,获益最大的,是陈三和蕉爷。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赌马所得的收益,其实和赌马没任何关系,就是空手套白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但总有爆雷的那一天,没关系,等到了那一天,蕉爷和陈三爷早已飘洋过海,不知所踪,也许在巴西承包庄园,种植咖啡豆,也许在旧金山购买房产,经营商业街。
这种手法,西方叫“庞氏骗局”,由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在民国八年发明,当时他在美国虚构了一家公司,承诺三个月内给投资者40%的利润,导致无数人上当受骗。
庞氏骗局,说起来,好像挺挺高端大气的。
其实都是中国老祖宗玩剩下的。
春秋战国时期,就玩过。
本土说法叫:拆了东墙,补西墙。
晋文公、范蠡、齐桓公,都玩过这种手法。
孙膑和庞涓,也玩过,只不过是用于军事。
诸葛亮,更是玩这套把戏的高手。
虚以实之,实以虚之。
用a的钱,偿还b的利润,用b的钱,偿还的利润。
操盘之人,什么都不用干,拿着麻袋装钱就行。
甚至到最后,还会起到“斯德哥尔摩”效应,被骗的人,即便发现猫腻,也不揭发,而是主动维护这个骗局,一层层往下骗,骗局越大,他的收益也越多。
这种骗局,屡屡成功,就是深深地抓住了人性的贪念。
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有贪心,想赚大钱,幻想天上掉馅饼,幻想一夜暴富,结果没赚到钱,还赔了本钱。
只能用一个字总结:该。
这个伎俩,只有一个人看透了,就是沈心茹。
民国八年,就是1919年,那时,她正和她母亲旅居欧洲,大西洋彼岸爆雷了,《泰晤士报》连篇累牍,揭露骗局,她读过报纸。
如今,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老爹,正在运作这种骗局。
她知道陈三爷的目的不是中饱私囊,陈三爷有自己的计划,她只希望这一切赶快结束,她要和陈三离开这肮脏的江湖。
陈三爷和蕉爷商议完如何布局的细节后,陈三爷迟迟不走,蕉爷有点纳闷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