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外骨骼盔甲(1/9)
李凌也没想到这战阵的效果这么好,李凌现在担心对面的呐塔和烈娇打怕了调头往后突围。所以李凌刚看向漠北大营就是想知道对方下一步动向,当李凌听得烈娇要填平沟渠全面进攻时,李凌都愣了半响不可置信,李凌认为烈娇定是疯了!只要自己死战到底,就是他们最后赢了也必定元气大伤,但是李凌并不愿意和他们这样血拼,呐塔和烈娇敢于死拼在于这三十多万人马中真正是他们的人马只占一部分,每个部落哪怕死一半他们部落剩下的还是他最大,而李凌虽然自己带出来的核心人马也只占一部分,但是李凌已经把这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人马,这种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不过李凌随后一想发现这的确是烈娇唯一可能胜出的办法,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三十万精锐背水一战冲十万杂牌军怎么也是她的胜算大!而乖乖按自己计划等死最后束手就擒,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李凌随即想到长平之战中赵括曾经指挥骑兵数次突围,虽然都说赵括没有办法突围最后战死,但是后来武安君白起也亲口承认秦国六十万死伤过半,其中就明确记载死了的就有二十万人,这也是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秦**法残酷,如果你死的比对方人多,即便胜了也可能得不到奖赏,还可能受罚,而长平之战赵国死的四十五万人中,四十万是被坑杀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实际战斗中秦赵死亡的双方人数约是二十万对五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同时这也说明突围战中并没有电影中秦军劲弩射的赵军抬不起头不敢冲,而是秦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赵括很可能是身先士卒的指挥作战,只是不幸被射死,那么假设如果赵括没有被射死的话,再打几次说不定崩溃的就是秦军了,因为死伤过半在任何时候都已经是很高的伤亡比率了,只是后来凭借司马迁的一句话纸上谈兵,以胜负定英雄直接否定了赵括,实际大家应该知道司马迁这人也很有偏见性,把李广吹的比卫青和霍去病都厉害,有许多错处已经被后人证实,因为一是时间本来就跨度大,二是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李凌现在想来这长平之战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主将身死崩溃而败的,据史书记载的事赵军不得食46天,一个人没有粮食有水最多活十天吧,能坚持46天,战死5万人,居然还有40万人,虽然其中包括少部分是其他地方的赵军降兵,但是大家按逻辑想一想,真的断粮没吃的话,怎么会俘虏这么多赵军?李凌现在想来赵括完全可以杀马等充饥,甚至还有可能冲杀直接吃秦军人肉!不要以为这不可能,要知道古时易子而食都干过,大家也知道还有句豪言,壮志饥餐胡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