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刘玄德三顾茅庐(2/3)
刘备重要谋士的庞德公的侄儿庞统,颖川的徐庶、石广元,汝南的孟公威等。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评论天下大事,抒发自己的抱负。
诸葛亮已经看过刘备的手信,这是一篇千字的满分小作文,玄德忧民忧国之心跃然纸上。孔明也在考虑是否出仕为官,刘玄德虽然现在还是一个小势力,听说却不固执武断,他唯贤是举,把新野建设得有声有色。
像有才能却出身卑微的徐庶都能引为谋臣,关键时刻还能从谏如流,明君风采令人钦佩。只是孔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也和刘表之流有贤而不用,自己也无从发挥才智。
想在乱世中来碰运气的人很多,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他年轻俊秀、志大才高,腹有良策。他觉得眼前万里江山,云雾缭绕,什么都阻挡不了他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黄月英发现诸葛亮精神有点恍惚,问道:“夫君似乎有心事?”
“呃,心中确实有一件事。”诸葛亮猛然回过神来答道。
黄月英笑了,然后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说:“不妨说出来,也许月英能帮你分忧。”
诸葛亮将那封信递给黄月英,缓缓地说道:“这是刘皇叔的书信,你看看吧。”
黄月英看完后,沉思道:“妾身不曾认得这个刘皇叔,这几日夫君可先在家中与他相见。如果不中意,我们便继续再等待明主,如若中意,夫君便尽心辅佐于他!”
诸葛亮点头道:“甚好,我也是这个意思……”
两人在卧龙岗山顶又稍作停留,欣赏了一会风景,便一起下山回家准备早点了。
对于刘备第三次到访,韩泰表现得十分上心,他担心诸葛亮拜访亲朋会无法与刘备相遇,便到草庐与诸葛亮饮酒聊天,童子告诉韩泰,孔明夫妇本来想研习一本古书。黄月英见家里来了客人,主动作罢离开了。
韩泰一进门便撞见了黄月英,和他上次所见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这是芭比娃娃啊!这金发,碧眼,小麦色的肌肤……看着眼前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韩泰只留意一眼,还真就是大吃一惊。
东汉甘英所记载的有类中国的文献,在那里有西来大秦人。当时的汉朝人认为罗马帝国就像另一个中国一样位于世界的另一端。“秦”是泛指华夏范围以外比较落后的西方诸侯国。
孙权那货也是碧眼和紫发,其它轮廓和肤色与一般人相差无二,倒也不至于让人感到惊奇。但这黄月英……唯一的解释,就是在她的祖先当中,必然是有一部分的东欧地区血统。
虽然仍然是相貌奇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