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大齐军议(二)。(3/4)
他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孟楷顿了顿继续说道:“圣上,臣以为东线大军的主帅由朱温担任最为恰当。”
果然,朱温的预感再次得到验证,孟楷竟然将他推了出来。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顿时就开始交头接耳。
对朱温之名,众人多是有所耳闻,在西征途中,朱温就屡立战功。特别是前段时间朱温成功劝降诸葛爽,更是引起朝野震动。
因此当孟楷将朱温提了出来后,众人心中都是诧异万分。
朱温是有这个资格的,但偏偏这话是从孟楷口中说出的,这就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朱温同样是心里疑惑不解。
他没有想到孟楷为何会这般说话。
朱温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又听到尚让说道:“回圣上的话,臣以为不妥。”
孟楷笑了笑没说话。
黄巢看着尚让不解的问道:“尚公为何如此说?朱温不正是出自你麾下,你对他也是了解万分,他是否有这个能力,想来尚公最是清楚不过。”
“圣上,臣并不是否定朱温之能,只是臣已经决意让朱温再次随臣西征郑畋。”尚让老实的说道。
朱温站在众人之后,此时仍旧是无动于衷。
这种场合,若非皇帝召唤,还没有他擅自讲话的机会。
黄巢沉吟片刻又看向孟楷问道:“孟公,朕想听听你为何会推荐朱温”
孟楷微微笑着看了一眼尚让说道:“回圣上的话,正如尚公之意,朱温乃是出自他麾下,他对朱温十分了解。正因为此,臣才以为朱温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孟楷在朝堂之上缓缓说着他的理由时,朱温内心却是翻江倒海。
此次东西两线并举,共同应对大唐军队的反攻,可以说是大齐朝建立来的第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当然尚让的西线征讨军是此次军事部署的重中之重,但并不就是说东线就无关重要。
与之相反的是东线同样重要不可忽视。若是东线兵败,大唐军队就可经武关,过商州然后直入长安,那时对长安的威胁也是十分严重。
“朱温之军事才能,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是知晓的。臣之所以愿意推荐朱温,也是从朱温成功劝降诸葛爽一事上有了启发。”
“经此一事,朱温不仅有了与大唐军队作战的经验,又有了如何与大唐军队谈判的经历,可谓是文武双全。时下我军主力放在西线,故而派遣朱温去东线,就可很好的与大唐军队交手,或许还可以再为圣上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