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冶炼专业(3/6)
,我上次在新闻里还见过一位老哥,收藏了一大堆仿的元青花,放在地窖里生怕别人偷。”
“特别的有梦想。”
“哈哈哈,那有可能是我们集团的客户。”陈彦光得意的笑道。
除了青铜剑以外,韩总这里其他的、针对欧洲市场设计的青铜器,都有文物原型。
只分是在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大博物馆里,还是在一些冷门的小博物馆里。
其中丹麦博物馆的藏品是重灾区。
因为韩总买到了他们全部金属类馆藏文物的数据。
“这数据怎么搞到的,教教我呗?”
陈彦光来兴趣了。
这玩意儿怎么看都比瓷器挣钱啊。
因为货都是要运到海外卖的,和青铜器相比,瓷器的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高太多了。
唯一能抗衡的,是瓷器的收藏市场比较大。
但韩总这边显然是做过市场调研的,仓库里一件鼎、编钟之类的古董都没有,都是些奇形怪状的玩意儿。
东西越奇怪,说明它越不愁销路,不然这些东西造出来就是赔钱货。
“嘿嘿,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我告诉陈总你也无妨。”韩老板微微一笑说,“我儿子,在德国那边学金属冶炼。”
“这些都是他找的同学和老师的资源,帮我弄到的。”
“借着研究金属冶炼的名义,仿制青铜器?”陈彦光惊讶的问道。
这一下子就把造工艺品的门槛,拔高到了大学本科,还是工业相关的专业。
他有点学不来。
“差不多吧,我怀疑我儿子他选这个专业,就是小时候我不让他进工坊,让他有了逆反心理。”
“那肯定的。”陈彦光赞同道。
接着说出了他自己的小心思。
“韩老哥,实不相瞒,其实我们河东集团也有条青铜器的产品线,但是自从我未婚妻的大伯进去以后就停了。”
“机器还停在厂房里呢,每个月都有人维护。”
“你这这么大的生意,能不能从指甲盖里漏出一点……”
“……”
张扬对陈彦光和韩总谈生意的环节不感兴趣。
他更好奇眼前这些古董。
怎么说呢,可能刚才那把德国的青铜剑,是最能被华夏文玩爱好者理解的东西了。
其他的东西,光器型就很奇葩。
有些甚至奇葩到,张扬必须要拍照,翻墙出去查资料,一口一口的啃英文“生肉”,才知道是什么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