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意料之中(2/4)
这真是宋徽宗的御笔亲作吗?
「生产时间:110年」
也就是宋徽宗在位的崇宁元年。
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依据,证明这画就是赵佶画的。
像川博里收藏的那幅《腊梅双禽图》,上面有徽宗原创的瘦金体的题字,一眼真。
其他几幅藏在博物馆里的真迹,也都有题字。
但这幅花鸟图上只有一个印。
这不符合宋徽宗的习惯,毕竟章都盖了,显然是认可了这幅画的。
物品信息也只是给出了“疑似真迹”的评价。
不过现场参拍的人,可不管这么多。
就像慈禧的画不是她亲自动手的画、但依然受追捧一样,这幅花鸟图,能盖上徽宗的御印,画作本身又没有明显的瑕疵,那就有收藏价值啊。
价格很快一路飙升到了13万。
这已经在起拍价的基础上,翻了三倍还要多。
现场只剩下委托席的两个电话委托,还在较劲。
很快,两个大佬远程决出了高下。
“170万一次,来自安妮的电话委托。”
“170万二次,还有人要出价吗?”
“170万……”
眼看沈洋玲准备落锤,张扬赶紧举起了自己的小牌子。
和这位美女拍卖师对视一眼后,他做了个“八”的手势。
别搁这儿五千、五千的往上加了,直接快进到180万。
张扬选择出手,当然是有底气的。
就在刚刚,他根据拍行给的资料,搜到了这幅画之前在其他场合拍的照,有了新的发现:
这幅画被裁切过。
其实光看画的尺寸也能发现一点端倪。
北宋后期虽然积贫积弱,但做皇帝的,也不至于在一张抹嘴布上作画吧。
再看画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0年代,在霓虹的某家博物館展出过。
很明显是战时被搜刮出境的文物。
当时还是一幅完整的画,画的右侧,写有徽宗标志性的“天下一人”。
在座的其他竞拍者,应该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信息。
但他们没法像张扬这么肯定,东西就是在崇宁元年画的。
宋朝到近代,这么多年,仿徽宗的画作不在少数。
连佳士得都只敢在拍品信息后,标注一个【传】字,不敢标【款】字。
意思是:有序流传过一段时间;没法确定落款的御印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