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童试开始(2/3)
是闷热得不行。
童试的地点就设立在县衙内的学署当中,幽县教谕谭知命主考,吕梁亲自监考。
考题,是由各县教谕分别出题,然后递呈到潭州府衙。再由潭州府衙打乱顺序分发到各县。
这样极大程度杜绝了舞弊案的发生。
要想作弊,除非是将潭州境内十余县的教谕全部买通还差不多。然后,还得将十余县的考题全部做好答案。
谁又会为和秀才功名而去费这么大的功夫呢
尚且才是天色蒙蒙亮之时,幽县县衙外就已经汇聚了不少幽县学子,大概得有近两百人了。
其中年少者尚未成年,而年迈者,却怕是有四十出头了。
这么多人聚集着,自是三五成群,热闹纷纷。
有幽县县城里的,也有周边小镇、村子里的。
吕方也赶着出来看热闹。
但是没掺和进去。
看着越来越多的考生汇聚到这,心中有些感慨。
他有点儿弄不明白,为什么童试,还会有几十岁的人来参加。
都这个年纪,还连个童试都没能考过。要么是读书读傻了脑子,要么,则实在是没有天赋。
在他看来,到三十岁都没能考上秀才的,就实在没有必要再考下去了。更别说童生。
大器晚成
那得晚到什么时候去
除非是运气爆棚,否则想要中个举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人一辈子扎在书里,甚至不识五谷杂粮,只会把整个家庭都给拖垮。
这种情况,在大渝朝各地并不罕见。
根据吕梁所说,幽县此次报考童试的考生共计有五百余人。县衙是按概率选拔,十中取二。
也就是说,最后大概会让一百多人通过童试。
然后这些考生获得乡试资格,和历年的童生去主城赶考。幽县大概也得有几百人。
乡试录取的概率又比童试要低,几乎是有名额分配的。如幽县这样的县城,大概每届科举能有二十个秀才。
再参加解试,这可就难了。一个县都未必能有人高中举人功名。
大渝朝往年历届科举进士科选拔进士的人数,也就两百人左右。而举人中进士的概率是百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说,大概每届参加会试的考生约莫是一万人。
这一万人细分到各郡、各州府、各县,自然少得可怜。毕竟,有的区域学风盛行,会占据大部分名额。
今年刚刚科举改制,罢黜诸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