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谁杀了她(2/4)
里鱼龙混杂,不安全。”
声音变得有点严肃。
乔苒一愣:“你怎么知道我在哪?”
江淮晏正划着鼠标盯着电脑看,上面是乔苒的个人资料,长指轻敲了几下:“国公大优秀毕业生在家待业?”
乔苒话才问出口就觉得有些多余了,以江淮晏的工作性质知道她七姑八姨住哪里都不稀奇,何况是她,恶性凶杀案的涉案人呢。
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乔苒顺着他的话答:“如果不是今年体能考核突然变态,现在我们已经是同事了江老师。”
“也就是说,你体测没过。”他的声音平淡下来。
“只是准备不太充分。”乔苒透过窗户往外看,天色已经全黑,街边的路灯一盏盏向远处延伸,灯光映着积雪照亮了一大片地方,她不甘心的补了一句:“只能明年再做同事了。”
回想起不愉快的体测经历,乔苒直磨牙,划及格线的人一定是个心理扭曲的变态。
外面黑沉沉的,警局里依然忙忙碌碌,每个窗口都还亮着灯。江淮晏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他一只手翻开书,一只手握着手机,目光全落在书上:“纸条保存好,明早我去找你拿。”
“好啊。”省得再跑一趟,乔苒答应的很痛快。
跟江淮晏确认好时间挂了电话,乔苒找了一个塑封袋把纸条装进去放好,然后直挺挺的躺进沙发里,她抬头看着天花板的吸顶灯,脑袋里想着先前提到的除法文学。
除法文学是推理界前辈土屋隆夫提出的,他认为“侦探小说是除法的文学”,“事件÷推理=解决”,主张案件经由推论得出真相,不能留有余数(即未解决的部分)。
她写的《记疑实录》是有指明凶手的,符合除法文学的等式,而她刚才提到的有余数的除法文学则是出现在东野圭吾的一本推理小说里,那是一本结尾留有余数,凶手指向性不明的开放性结局推理小说。在东野一边刻意删去真相一边暗示线索抛出诱饵的设计架构下,案件的嫌疑犯不止一人,而真凶到底是谁,只能凭每个读者自己的判断。
那本小说的名字,叫《谁杀了她》。
我有准备好结局,但是不告诉你。
起初乔苒想,如果凶手完全照搬了她的小说进行作案,那么凶手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既定好的,至少也会有迹可寻,但现在好像有点复杂了。
深夜,乔苒躺在床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心里还有种说不出的焦躁。
—
清晨七点,闹钟准时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