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零(2/3)
海,一人破军。对于这么一个瑰丽神奇的世界,方明怎会不心向往之。于是位于桐城中心的家族藏书楼“南山阁”,就成了方明课后常去的所在。看着那一部部的正史野史,人物传记,甚至话本小说,为方明慢慢勾勒出了此方世界的雏形。
一日方明离开“南山阁”往家走去,途径草市时放慢了脚步。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大明国力日盛,且近百年未大动兵戈,民间也日渐富庶,古董自然大行其道。街边草市当然没什么古玩珍宝,且大多都是假货,专坑外地慕桐城千年古城美名而来的游客。方明几乎每天都打这儿过,有时会停下来听一听商贩为兜售商品编出的似是而非的故事,说这是某某创作的,这是某某用过的。方明把这些同书里读到的相互印证,既涨了见识,也图一乐,一来二去,到是和大多商贩混个脸熟。正在闲逛时,却被一物吸引,这是一方小印,巴掌大小,材质看不出来,雕工倒是古朴粗狂,甚合眼缘。方明不经拿起把玩,轻飘飘的不压手,材质应不是玉石,印身雕刻的是山川地理,雕工虽不精巧,却很是古朴。底部有两个阳文,是象形文字,方明连蒙带猜认为是“山河”二字。
“这方古印,古意盎然,材——”商贩见有生意上门,就本能开始大吹法螺。方明抬手止住“刘叔,别费口舌了,我就看看。”说着就要放下,就在此时手中的古印却突然发烫,方明一惊,手下一松,古印就摔在地上。“哎哟,我的印啊,坏了,坏了呀”说着刘姓商贩捧起地上的古印呼天抢地起来。方明发现周围的人有围上来看热闹的架势,又自觉理亏,无奈道“停,我买了,我买了还不行。”刘姓商贩看生意有望,立刻收声,笑容可掬的道“小明啊,咱都是乡里乡亲,叔也不坑你,俩个大洋东西拿走。”
大洋,也称龙洋,由银与数种金属炼制的合金,其正面往往是历代帝王的大头像,背面则有龙纹而得名。大洋有着美观,易储存,抗腐蚀,结实耐用,币值稳定等优点,尤其是易辨真伪(只要正对大洋吹一口气,再放到耳边,就能听到一声脆响),一经发行就备受好评,迅速取代宝钞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民间流通货币。而一个大洋,大约能维持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温饱。方明年纪尚小,没有稳定收入,但逢年过节收到的红包礼物却是不少,所以私房颇丰。也不还价,往口袋掏钱,却尴尬的发现钱不够。方明掏出身上的钱,伸向商贩“就这么多了,要么成交,要么算了。”刘姓商贩看了眼方明手中一个大洋和十几个铜板,迅速接过,才一脸忍痛不舍的把古印交给了方明。“要不是乡里乡亲的,我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