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72我有一计(5/7)
为瘦削。
听说家境也不是很好,不知道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有没有鼓舞到方孝孺。
东阳马生马君则这个人,目前也在国子监当中学习,他与宋濂算得上是忘年交。
明初的许多读书人岁数都不小了。
王布犁就听着方孝孺与太子的交流,他则是伙同李文忠再往里面去溜达。
“布犁啊,你觉得国子监的学子们如何?”
“自由、散漫,也有自律的,符合我对他们的认知。”
王布犁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对于学生们离了父母什么样,是有着深刻的认知的。
真说刻苦学习的也有,但是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等毕业证了。
如今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多是如此,只不过他们要等的可不是四年,还等**年才能由考试的机会。
而且他们还不一定能够当上官。
“就算陛下开科举,他们当了官,也是祸害一方。”
“表哥你今后还会前往北方吗?”
“大抵上不会,咱觉得下一步是对云南用兵,把这里先平定了,再无牵制后,方可挥兵北上。”
李文忠也没瞒着王布犁,只是好奇他问这个做什么?
“以我之间,国子监的许多学生养着也会养废了,莫不如让他们前往北方去历练一二。
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至今已经几百年了,南北分化严重。
大明在努力弥补南北之间的差距,我听闻北方十分调令,急需人口。
你不是说这帮学子们天天吹的牛皮,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莫不如把他们大批量的丢到北方去建设大明呗。”
听着王布犁的主意,李文忠觉得王布犁的法子实在是过于狠辣以及听起来有点那么道理。
他在北方同蒙古人作战,自是亲身经历了北方百姓的生活。
华北平原说句十不存一完全正确。
蒙古想要夺回属于他们的全国政权,继续奴役汉人。
明朝想要覆灭蒙古,从而实现大一统,再无外敌。
但目前很明显双方都是奢望的,只能陷入不断的拉锯战去。
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大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支持覆灭北元的战争,可是目前而言,连年的战争使得北方人口锐减,大量男子参军,耕地变得极少。
再加上王朝末年一般都伴随着天灾横行,导致北方能耕种的土地减少。
朱元璋想要支持北伐,就得不断的从南方往北方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