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172我有一计(3/7)
。
对于国子监新来的人,也没有人理会。
王布犁瞧着树荫下乘凉在草地上拿书盖着脸睡觉的学生,倒是挺熟悉的。
下棋的,钓鱼的,还有练体的。
一旁还有大呼小叫玩选官图的。
这种掷骰子的升官游戏,大抵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
到了宋朝因为“赌博”性质,更是发扬光大。
在元朝时期少有人问,近些时候才重新流行起来。
兴许是传承断了一截,大明学子玩的升官图,扔五六下骰子就能到太师这个职位游戏终结,不如前朝花样多。
总之不能科举之后,许多学子都不卷了。
学习。
学个屁!
连他大哥王贯众都在家搓药丸,只是偶尔来这学习。
朱标看见这些学子,也只能暗暗叹气。
科举这几年都不会开了。
国子监这群学子,不知道几年后还能坚持学习的人有多少。
到时候便是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
看着他们玩升官棋,王布犁思考着要不要让李景隆扩张一下业务。
夜秦淮也搞一个小赌场,总之就是敛财嘛。
“瞧瞧,不怪陛下说他们散漫自由,因为这是事实。”李文忠又给朱标扎了一刀。
王布犁扇着扇子无所谓。
按照老朱在全国选拔厉害的读书人来此,这些人大概率会出现比较厉害的臣子。
但更多的人,都没什么存在感。
或者在老朱的几次大案株连下,全都被搞死了,根本就没有成长的机会。
“这位公子,你是王布犁?”
王布犁瞧着眼前这个长着青春痘的稚嫩年轻人。
“不必行礼。”
倒是朱标先给方孝孺打了个招呼。
说起来他们俩还算是同门师兄弟。
因为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而是是极为出色的那种。
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
就连前辈的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不如。
只是他爹方克勤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行路的人们,被人传颂。
朱标听老师提起过他这个得意弟子,也见过。
王布犁面露疑色,如何认识自己,便听朱标主动给他介绍:
“妹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