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356宝船(2/7)
不清楚这一次的案件查处,能有多大的震慑力。
因为大理寺新成立并没有什么案子。
本着人不能白养着的原则,朱元璋就让王布犁等人充当巡视的额外职责,先在应天府周遭巡视。
下基层到县衙去查一查以往的案子是否有不妥之处,正好练练手,不能被动等着。
于是大理寺的官员被各自分配领命前往各县。
王布犁倒是被朱标派人告知,去城外瞧瞧大明的战舰。
一旦发现了银矿的具体位置,那大明必须派兵出征,虽然与部分倭国的“商人”有了联通,开始海上走商路绘制海图,以及记录各种天气,但终究还要看船行不行。
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重蹈蒙古人的后路,连日本领土的边都没摸到,就一下子栽倒了飓风手里。
大明的造船业由工部的都水清吏司执掌,设郎中一人,正五品,总理船务之事。
于文明还是升职了,如今掌管一司。
现在大明造船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工部直接统属的南京龙江造船厂,另一个是地方布政司设立的造船厂,主要是一些沿边的战船,各便地方,差人打造。
但是想要造船,都得统一往工部报备,由工部上交制造计划,皇帝批准,才能按照所需材料,调料拨款交付给龙江或者地方造船厂。
于文明带着王布犁奔着龙江造船厂而去,在都城的西北角。
船厂东抵城墙,西南两个方向全都是兵营。
北边是兵部的苜蓿地以及彭城伯张骐的功勋田。
整个船厂占地八百多亩。
于文明给王布犁介绍着龙江造船厂的产出,种类甚多,主要有加强海防和水军作战用的备倭船、战船,供御用的黄船,海上漕运的遮洋船。
内河漕运的轻浅船,供运送官物用的马船、风快船等。
龙江造船厂则是“专为战船而设”置的造船厂。
王布犁听着就没有像郑和宝船那种产出,而且朱元璋派兵打进日本去,也并没有想法要造大船。
估摸就是那种遮洋船。
等王布犁等人到了船厂,于文明便开始给王布犁讲解主要的遮洋船。
元代至明初,漕粮海运主要使用遮洋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乘坐。
船底尖如刀,利于破浪。
甲板宽大,船艄高昂利于托浪。
船舰楼设有三层:最下一层底部用石头压舱,上面放置重货,增加稳定性;
第二层主要用于存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