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洗牌(3/7)
等可有异议?”这二人都是纯正的理学门人,赵昀这么做也是为了减缓湖州之变产生的影响。“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应。赵昀微微点头,抬手示意内侍宣读圣旨,内侍则洋洋洒洒都读了半个时辰,将朝廷大小官员重新任职,剔除了多余的冗官位,精简了各处机构,原本两百余人的朝廷重职一下削减到九十余位。圣旨罢,赵昀看向众人再言:“诸位卿家对朕的安排可有异议?”“官家圣明。”如此削减机构肯定不止于朝堂,向下延伸要削去多少权位,只怕各州府又要凭空多上数千个教授、教谕了。赵昀做完了这一切,才将目光落在了全绩身上:“枢密院副承旨何在?”“微臣在。”全绩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了殿中位置。“全绩以吏补仕,以沂王府幕僚起家,历任光化县尉,创办慈幼局,整顿墟市,湖州通判时又平定李全之乱,后权凉州经略使、川蜀制置使,据蒙古大军于门外,收复三州,重铸三关防务,兴马政之要,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而今归朝,主理倒史案,证据脉络一应清晰,实施抓捕果决有方,盘查询问知无不言,朕心甚慰。”一路走来赵昀在成长,全绩也在成长,昔年势单力薄的两兄弟如今已经羽翼丰满。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全绩这些年来已经做了这么多事,群臣在某件事上听过他的名声,若是将这所有事夹杂起来,的确是一个不斐的功绩啊。“全赖官家扶持,微官只是在其位行其政,不敢居功。”全绩拱手答道。“嗯,有功则赏这是朝廷之法,即日起全绩拔通直郎,权枢密院都承旨、权提点京畿刑狱、权殿前司指挥使,赐金腰牌,宫前行走无须通禀。”全绩的职位与前面众人的官封大不相同,虚衔就只有一个从六品的通直郎,其余暂代的全是实权之位。枢密院都承旨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检查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功过及其迁补等事,皇帝于选德殿处理政务、检阅禁军武士、接见外国使臣与少数民族首领时,侍立于侧,随事陈奏,或取旨以授有关机构,是正六品的实职。提点京畿刑狱,又称京畿提点刑狱使,提点临安府界诸县镇公事,掌畿内县镇刑狱、盗贼、场务、河渠之事,是正四品的实职。至于殿前司指挥使便是重头戏,掌殿前诸班、诸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是从二品的大员,位置显赫更在节度使之上。这么多的职位放在了一人身上,可见官家对其的荣宠,一个从六品的官兼着从二品的职,看似荒唐,又合乎情理。“官家,自徽宗以来,殿前司指挥使改秩,且朝廷南渡之后从未设立过此职,一直都是由殿前司公事主理殿前司事务,如此只怕不妥。”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