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经授道(2/4)
世上修行的秘诀,千千万万种,如刚刚老道所言,邵姓祖师呕心沥血创作出了《皇极经世》,还有人灵机一动,就“创作”了一门修行秘诀,且不论创作时间长短,前人所作的历史遗留、加上后人的推陈出新,形成了人类文明中浩若繁星的庞大修行功法库,而且这功法库还在不断增加。
陆云时常有个疑问,为什么江湖上修行之人,总要争夺这个古籍、那个古书,难道古时的功法都比当今的好?其实不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功法秘诀,很难类比纺织机,更新了三代、四代纺织机,那肯定是比一代、二代好的,生产效率的差异肉眼可见,对比之下,好坏立刻就能区分了。
修炼功法同样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有人练,还要练的成、练的有效果。
越古老的功法,练的人越多,前人不断研究、总结这门功法的学习路径,让后人可遵循。
而且,每个功法的上限在哪,古老的功法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某某人修行了《八卦金灵雷典》,飞升了,那这个功法就火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八卦金灵雷典》见效快、威力大、效果好。
所以,吃香的古籍,基本都是有名人效应的古籍。
功法的检验过程很长、很长,其间能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多,但是若将其置于岁月的长河中,那检验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比如史书记载:某年某月某路人甲修炼《神鸢本无真法》,然后某年某月到达什么境界;某年某月某路人乙,资质与路人甲相仿,修炼《摧心碧云剑书》,在某年某月到达了什么境界,比路人甲快3倍……好,那如果你同时有《神鸢本无真法》和《摧心碧云剑书》,且都符合修行这两个功法的条件,你选哪个自然显而易见。
在前人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世间将功法分为“经、典、书、法”四个等级,以区别功法的威力、效果。
“经”级最高、“法”级最低。
近千年来,因为世俗文字含义的异化,比如许多不入流的功法名字也叫《某某法》、《某某书》,混淆了视听,“经、典、书、法”字面意思已经改变,认真追究起来也无意义。
于是世人改用“天、地、玄、黄”来代替原有的四个等级。
天地玄黄,取自“天玄而地黄”,其本意异常复杂,世人仅借此四个字来表述等级,“天”级最高、“黄”级最低。
当然,功法的等级也不是可以这样简单的甄分的,每个人的资质、根骨都不一样,比如《昊氏残阳秘典》,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