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拿走也没什么用(4/5)
都没及格的高中生。
而以现在郑建国的身份来说,只要不是这些组织出手,他相信用金钱构筑起的屏障会保证自己的基本安全,而只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那么他可以选择用砸钱的方式砸死对方。
当然,拿到拉斯克奖的安全系数虽高,可还是没有诺奖的系数安全,郑建国之所以这么快就把用于检测序列的技术公布出来,还是因为要给技术进行广而告之,虽说他先前打算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来推广的应用,这会儿却因为钱都投到了石油合约里,只能选择延迟这个计划。
计划虽然因为资金的问题推迟,郑建国却是没忘了时刻寻找着潜在的机会,而这个突然又冒出来的炸弹客,显然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于是便大方到甚至是拿出全部资料来,不想奥布里比他想象的要聪明的多“当然,实际上我认为奥布里是因为成本问题,才选择放弃拿走这些资料的。”
由于已经着手于人类基因组的筹备工作,郑建国这时已经对相关技术做过了统计,不说以他记忆中的两万五千个基因里亿个碱基对这个数字,去按照每个基因需要六到八周时间才能测出序列去算,单是这会儿还属于尖端技术的印迹法中同位素对于基因可能的污染,便足以导致整个检测功亏一篑。
而在没有热循环仪可用的状态下,失败的测序所造成的后果,便是需要重新从对基因的提取开始,再经过人工二到三周的时间重新来过。
其间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便高达两三百美元,而这还不算一个研究员每周五六百美元的薪水,毕竟是掌握了人工技术的研究员。
可即便是按照一次就成功的不可能概率,两万五千个基因以最短的六周时间去计算,这便是高达个星期,要知道一年下来才个星期,去掉百位数后的零头都要用年才能完成。
而在这时,科学家们认为人类体内拥有几十亿数量的基因。
所以,自打郑建国半年前的倡议过后,是直到他基于技术研制出的热循环仪成功,才真的看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曙光。
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在热循环仪出来之前,人工二到三周的成果,也只是使得基因扩增个十倍左右。
可如果把这些工作交给热循环仪来做,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足以令基因或者片段扩增到十万倍,百万倍。
而扩增后的基因或者基因片段,除了可以使用电泳直接观察以外,还可以针对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而不用再碍于浓度不足需要重新进行人工,效率是直接翻了成千上万倍。
只是解决了基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