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嫌疑人的特征(2/3)
之前那一对喜欢玩炮仗的男女再次被提审,还是加大力度的审讯。
之前已经交代得差不多,这次还得要榨一榨,万一有点有用的东西呢?
通过从医院和邢宝华身上的防弹衣上弄下来的两颗弹头分析,很快就知道了作案工具是什么型号的家伙。
苏制svd,还是原版的。
咱们也仿制了一款,叫79式,看着相似,但弹道不同。
经侦技术员甚至还用了一个现场还原的技术,意思就是重建犯罪现场。
通过弹道的对比,加上邢宝华出现在现场的时间来分析,狙击手其实最终目标是潇天那,在准备的时候遇见了邢宝华到来。
至于为何不在病房把邢宝华和潇天那干掉,那是他没多少把握。夹角的视线受到阻碍,如果击中其中一个,另一个就能迅速的躲避开第二击。
于是他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计算好邢宝华下楼的时间,等邢宝华出现在院子里时,先给潇天那来一下,再给邢宝华一击。
时间都在掌控中,可没想到给潇天那一击时出现了意外。躲过一劫,留给狙的时间也不多了。
恰好邢宝华转身跑,才给了机会。
这分析的简直和狙想的一样似的,但对于现阶段来说,暂时用不上,倒是足迹分析那边已经出来结果。
男性,30-37之间,体重在135-150之间,身高在175-180之间。
别看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年头这技术算是牛的,而且也缩小了搜索犯罪嫌疑人的范围,这就大大减少了时间。
刑侦这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对方的任务没完成,会不会再来一击?这样的话他的作案工具就不会轻易丢弃。
一米二多长的狙,要是不拆的话,需要一个长方形的背包或者箱子。那么一个三十多岁身高接近一米八的人背着一个接近一米三的箱子。
走在人群中会不会太显眼?
找画师,画几幅同等身高比例的身材,背着背包或者箱子,甚至连手提着的都有。
这不是画像,而是个背影,重点在包或者箱子上。
这么突出的人,肯定会有人多看一眼。
还一个就是交通工具,如果没有人帮他提供车辆,那么他就只能租或者包租?
方向有了,那就开始行动。
以群众为基础,展开搜索。沪市各个区的街道大妈大爷们有了新任务,在辖区片警的带领下,展开街道卫生无死角的整治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