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忙起来(2/5)
系列产品。
邢宝华现在的大米厂,可不是小作坊,这是有研发团队和高价请来的各种程序员级硬件师啊!
挖这帮人不容易,得充分地利用起来。
加上邢宝华有摩托的六西格玛成本控制系统和b的管理系统。已经是非常完善的大型企业了。
邢宝华手里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成本低廉的控制系统。
就算拼价格战,世界上没一个能和他打的。
显示器和电视机这边还是要努力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这就是没有基础所造成的局面。
三天后,车厂的张峰瑞从东北一汽打来电话,告诉邢宝华已经搞定底盘和产线问题,对方一共要三百七十万。
这个价格包含两条产线,一条总装线,送货上门,带技术指导包教包会。
邢宝华听了很高兴,这么便宜,虽然都是六十年代产品,可便宜有点离谱。
最后还是听张峰瑞说道:“一汽希望派人来参观,学习一下鲁中车厂的先进技术,希望能在发动机领域建立更多合作。”
邢宝华琢磨出味道来,这是看中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买是不可能买,但学习一下,借鉴一下还是可以的。
邢宝华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有些东西不是看就能会的。就算有实物摆放在你面前,前前后后大卸八块,都未必能学去?
这里面包含很多学问,不光是冶金技术,还有加工工艺技术。
这点必须得承认,落后就是落后,想要把技术水平拉进,就要不断的去试验,去积累技术。
这一切都是靠着一种精神和一种资金上的投入。
咱们当年就是在投入这一块,确实不如人家,还有就是多部门合作的问题。
没有专项拿出一个部门在合金和金属上做研发。说实话,这玩意更费钱。
就和机床上的钻头和刀头一样,什么德产的好,还是鬼子的好?
就连剃头老师傅用的剃刀,有一把r本进口的剃刀都能高兴很久。确实一把刀传三代,人走两代刀还在。
一汽那边的条件答应了,钱,这边随后就给张峰瑞提供的账号打过去。
相关合作时期都交给这位去办理。
把这件事儿办完,邢宝华也进入实验室专攻他的山寨机。
这玩意没啥技术难度。
为了降低成本,邢宝华想到了用不少电子元件做代替。
整体质量上有所改变,但用个一两年没啥问题。
尤其是在储存单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