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造个车还需要用风洞?(2/6)
不提也罢。
现在世界上能供上量,质量好的,也就是小鬼子的东丽产品。
咱们国家生产的碳纤维技术达到什么标准,邢宝华还不知道,需要找人问问。
此时邢宝华从西德定的生产线和几台虎头奔到港了,派人生产线和车弄来。
跟来的西德技术员也都安顿好,只能等厂房建设起来,安装生产线。
邢宝华还得拿出一台最新的车来给学习拆玩教学。
挖人行动开始,报名的人更多,培训学校都装不下。
暂定五百学员,等这一批出徒后,再招收。
ag团队分出两人去学校培训学员,后面还配了两位翻译。
红星面包团队暂时没啥事儿,也去学校支援教学力量。
邢宝华把能搜集到的好车还是破车都弄过去当教学工具。
崭新的虎头奔开都没开,就拿出一辆震撼着众多教职工。
有钱,太有钱了。
鲁中的造车,也被国内其他车厂关注着。
现在国内的车基本都遇到一个瓶颈,和世界其他车厂有很大的差距。
不管是在动力还是节油,以及整体质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国内的车厂都在寻找机会和着名的车厂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其他车厂在得知鲁中汽车,用的生产线是虎头奔四十年代的产品,甚至合作方也是一家修理厂,顿时有点意见了。
鲁中手中的汇,乱花。
买那些淘汰的技术干啥?尤其是国外的修理厂,有什么技术可买的?这里面会不会花冤枉钱,浪费宝贵的外汇?
还是老思维看人,批评意见也不少,当具体知道要造跑车的时候,基本上都感觉那是个笑话。
华而不实!
国产的小吉普都玩不转,还玩那种高档的跑车?
想要跑得快还不好说,找个火箭发动机,跑得比谁都快。
可问题跑得快有用吗?
报纸上也出现批判声,魏来松也顶着压力,咬着牙把项目支持下去。
不过看到报纸上火箭的时候,邢宝华想到了他的老丈人。
跑到摩托这边的工地上,看到建筑物体都快成型,后半年摩托的工厂就能启动几个车间使用的了。
邢宝华的老丈人在基建处,闲着没事儿看报纸。
见到邢宝华这厮过来,问道:“找我有事儿?”
“嗯,叔,有几个问题问问。”邢宝华点头说着,坐到老丈人办公桌的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