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股份制?还得等等(2/6)
得想办法,让邢宝华加快速度开放股份制的口子?
邢宝华还是很给领导面子的,起码他说同意了。
但不会让市府办插手此事。整个市,没一个能和电子厂比盈利的。
当然,鲁中石化不算。
就电子厂目前的盘子,两百亿的资产是有了。
就算邢宝华放出去10的股份去,有几个企业能接手?
就算有企业能接,邢宝华也不敢给。
华为模式就很好,邢宝华打算给自己留下1,给实验室20用在研发上,抛除尚古庄的股份,剩下的给工会。
不是发福利的那个工会,是工作委员会。由各个部门、车间、研发人选出他们的代表来,形成这么一个委员会。
厂里怎么发展,厂里盖厂房,住宅楼等等,都是他们说了算。
非常民主。
也非常符合这时期的工人当家做主的说法。
所有正式职工都能平分所剩的那些股份。
而且借此机会,邢宝华能把刘海波等人的股份给踢出去。
邢宝华他自己才拿百分之一,他们也不好意思继续拿每人的百分之一。
虽然邢宝华没正儿八经地给他们分过红。到时候会拿出大笔资金来,买断他们的百分之一的股份。
吃水不忘打井人,当年邢宝华需要启动资金的时候,甚至某些事情需要办理,他们帮忙还是很大的。
在卖断他们股份的时候,邢宝华会给他们百倍的价值。
越往后,邢宝华就对钱,就是个数字感。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加上各个部门都有精英带队,如果他想闲着,大可四处游玩。
企业始终在他的掌控中就行。还得按照他的思路去发展。
真掌控不住,就卖。套现离场或者再干点别的。
反正自己的财富已经积累到想干啥就干啥的地步。不愁缺钱的那种。
如果一旦改成股份制,邢宝华在资金上调动,就受到工会的牵制,不会像现在这么自由。
如果追朔邢宝华早期的资金,把电子厂的盈利拿去投资其他产业,那不就不是邢宝华自己的股份了,而是电子厂的。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和摩托的合资厂,怎么算?应该算厂里的股份。
还有k的海纳控股,也是邢宝华用电子厂的盈利去建立起来的。较真就的归电子厂控股了。
邢宝华还剩下啥?就百分之一的股份,巨大财富拱手相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