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淮河之北兵戈动 潩河往东起烽…(1/6)
京畿路的鄢陵县,位于洧水之南,清潩河之北,而离它只有几十里地的东边,就是赵宋的颖昌府。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赵构虽然已经收留了无处可去的完颜活女,肯定也不敢放纵他领着人马到处乱跑的,就让他们驻扎在颖昌府的西边,既保护了自己,也用来抵挡东边的柴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样一来,方圆南北几十里的百姓就倒了大霉,到处胡作非为无恶不作,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文官,气哄哄的走进京西北路宣抚使张俊的营帐。此人姓张,名伯奋,是大宋名臣张叔夜的长子。以前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后来张叔夜赴汴梁勤王他们一家便都留在了邓州。等赵构登基之后,这些功臣之后肯定还是要拉拢的,现在已经是颖昌府的通判。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通判怎么今天过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俊一脸笑容的问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伯奋虽然着急,可是人家乃是枢密副使,现在还领了京西北路的宣抚使一职,不是自己可以放肆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耐着性子行了礼后,便开门见山的说道:“张相公,金人在我大宋国土上肆意妄为,还请您派人去交涉一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俊虽然和枢密使张浚只是一字之差,而且都是出身西北,可那为人处事的风格与习性却是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对钱财的喜爱,简直可以说与宰相汪伯彦不相上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今见他一个通判,居然绕过知府直接跑来寻自己,不禁眼神打趣的问道:“敢问刘知府如今身在何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张伯奋不急不躁的道:“刘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